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百科 >

大运河之58个遗产点——淮北濉溪柳孜运河遗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0 11:15:39    

柳孜运河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

1999年发现并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沉船、石构建筑等遗迹,出土瓷器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世界文化遗产柳孜运河遗址标志碑

2012年,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和科技考古系等单位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两次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揭露出34米长的一段河道,发现两岸河堤、石筑桥墩、道路等重要遗迹,发现沉船9艘,在河道中出土瓷器、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铁器等文物7000多件,弄清了柳孜段运河结构、河道演变以及文化遗存埋藏情况,为遗址保护工作提供了更详细准确的信息。

柳孜运河遗址位置图

柳孜是一个因运河而兴的集镇,还是一个军事要地,南宋光宗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泛滥,洪水夺淮入海,通济渠从此淤塞,柳孜镇也因此衰落下来。

遗址发掘区俯瞰

第一个重要考古发现是揭示了运河河道变迁和宋代“木岸狭河”遗迹,宋代的河道宽超过20米、河底宽12-15米。

发掘区域东壁河道内地层堆积情况

根据考古勘探发掘结果发现,隋唐时期河道宽约40多米。随着不断的变迁,运河南岸逐渐向北推进,河道逐渐收窄。北堤位置变化不大,堤面残留宽度约13米,是隋唐遗留并一直使用的河堤,宋代曾增筑加高。南岸河堤的位置处于变动中,由南向北推进。南堤是北宋时期修筑的,使用时间直到运河废弃。根据河堤地层堆积可以看出宋代河堤是建在唐代河道之上的。且南岸河堤使用了“木岸狭河”这一水利技术!“木岸狭河”是古代治理隋唐大运河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在河堤中打入成排的密集木桩用以加固河堤,做成木岸,使河床束窄,水深加大,激流冲沙,从而达到自然清淤以改善航运状况的目的,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南岸堤坡上木岸狭河遗迹,圆孔为打入木桩的遗迹

通济渠流经走向

第二个重要考古发现是揭示了“虹桥”的秘密。2012年第二次考古发掘,在北岸又挖出一座石筑台体,从而确定了1999年第一次考古发掘出的石筑台体原来是南岸桥墩,北岸石筑台体为北岸桥墩,否定了“码头说”。现存南岸桥墩长14.3米,宽9米,高5米;北岸桥墩长12.7米,宽7.7米,高4.5米。两者相距18.7米,形制和砌筑方法相同。建造年代为北宋。桥墩所用石料来源较杂,有规整的石板(条)、不规则石块、汉代画像石、带凹槽的构件等。文献记载,宋代曾在运河沿线推广一种无柱木拱桥,名曰“虹桥”,柳孜运河桥即是宋代的虹桥。

两岸桥墩及河道

南岸桥墩

第三个重要考古发现是出土了9艘古代沉船。其中有1个为一巨型整圆木雕凿而成的独木舟,长0.6米,宽1.10米,出土时舱内有唐代釉陶制泡菜坛等文物,其余2个均为木板平底船。船体修长窄狭,平头方艄,通体架设空梁,不设桅杆且无帆。造船用榫钉结合与油灰捻缝技术,列板缝线非常密实。船体结构严密、工艺精良、用材合理,反映了当时的运河漕船造船工艺的特点。如今,淮北市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一艘出土的唐代货船,出土时船头缺损,只留下部分船身,连尾部拖舵总长12.6米。

1999年“淮北舵”古船出土现场照片

这种尾舵是原始手握舵到北宋时期垂直转向舵的过渡型舵,实物为首次发现,在船舶操纵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

淮北市博物馆“淮北舵”古船展出照片

1999年发掘出一座沿运河南岸东西走向顺河而建的石造码头,整座码头为长方形建筑,长14.3米,宽9米,高5.5米。东西南三面采用由上而下的飞檐砌法,两侧用夯土护堤,临水面石壁陡高,便于靠船装卸。经考察,此码头为北宋时期的货运码头。这是我国隋唐大运河考古的首次发现。

北宋货运码头

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7000多件,其中瓷器数量最多,基本包含了唐宋时期南北方各主要窑口的产品,反映了因运河的开通而带来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频繁

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珍贵文物照片

北宋货运码头

唐朝沉船

淮北市博物馆夜景

淮北市博物馆

隋炀帝开凿南北运河通济渠、江南运河、永济渠。沟通了海、河、淮、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5000余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最雄伟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是隋、唐、宋三代运输的大动脉。通济渠将黄河与淮河连接起来,将江南与江淮地区丰富的物产、粮食运到北方以解决都城及军队的供应。这是人力马车陆路运输所不能解决的。大运河还带动了两岸城镇的繁荣,促进了全国商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大发展,形成运河经济带。唐宋王朝是我国漕运发达时期,正是靠大运河保证了物资供应,使其走向中国历史的鼎盛阶段。

出土的柳子镇北宋砖塔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