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基本情况及信仰
一、维吾尔族的基本情况
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一般认为其先民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丁零及后来的铁勒,北魏时的袁(yuanhe)纥、乌护,隋时的韦纥,唐时的回纥、回鹘和元、明时的畏兀儿;亦有人认为还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的“呼揭”或“乌揭”,甚至远古塔里木盆地的原始士著居民。
唐天宝三年(公元1744年),回纥(鹘)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游牧的封建回纥汗国,与唐朝长期交好,曾两次派兵助唐平安史之乱。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为黠(xiá jiá sī)戛斯所击溃,汗国亡后,陆续西迁并逐步由游牧过渡到定居农业,在与当地民族长期相处中,逐渐发展成为近代维吾尔族。
西迁的回鹘人曾先后在中亚和新疆地区建立过喀喇汗王朝、高昌王国,并参与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活动。
元明时称畏兀(wei wù)儿,清朝时称回部或缠(chán)回。19世纪以来曾先后配合清军粉碎英国扶植下的张格尔、阿古柏傀儡政权,抗击俄国对伊犁地区的侵占,维护了祖国的统一。1935年始定名为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xiān)教也叫拜火教和佛教,10世纪末叶逐渐改信伊斯兰教。
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从古代使用突厥文和回鹘文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
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馕、拉面、抓饭和瓜果都是曰常喜爱的食品。禁食猪肉、动物血和自死的动物。
文化艺术的代表作品有《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喀什噶尔史》和《十二木卡姆》等。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维吾尔族同各族人民一道,为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年来,新疆工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棉、毛纺织业、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玉雕、爱德丽斯绸、和田地毯、英吉沙小刀等驰名国内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从农村到城市,政治、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哈萨克族的基本情况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口为151.04万人。
哈萨克族源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乌孙、康居,隋唐时期的突厥、葛逻禄,以及12世纪、13世纪时的乃蛮、克烈、钦(qincha)察等部(钦察汗国(Qipchaq ulisi),(1219年–1502年),又称金帐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以突厥民族为主。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
由1243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
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至今哈萨克族中仍还保留有乃蛮、克烈、钦察等部落的名称。
15世纪中叶,楚河流域的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哈萨克”因而得名。18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后,哈萨克汗国臣服清朝政府。后为沙皇俄国所侵占,哈萨克民族一分为二,成为跨国民族。
两千多年前,汉朝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与哈萨克族先民首领乌孙王莫昆和军须靡联姻,写下了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远古时期曾崇拜过自然、图腾和祖先;也信仰过拜物教、萨满教;中世纪,佛教、景教也对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产生过相当的影响;最后信仰了伊斯兰教。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克普恰克语支,历史上曾使用过鄂尔浑——叶尼塞文和回鹘文。
13世纪随着伊斯兰教传入,逐渐采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拼音文字。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
饮食方面,以肉、奶制品为主,加部分面食。禁食猪肉、动物血和自死的动物。新中国成立前,宗法封建制度在哈萨克族社会占统治地位。若干牧户以较近之血缘关系为基础,结合为游牧部落阿吾勒(氏族部落组织的基本单位),内部有明显的贫富差别和剥削关系。
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新疆和平解放后,1954年11月27日成立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经过60多年的努力,如今90%的牧民实现了定居。
绝大部分牧民已经摆脱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改善了原来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
三、回族的基本情况
回族,自称“回回”。从族源上说,其先民在唐宋时被称为“蕃客”, 元明以来称为“回回”。以13世纪迁入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包括7世纪以来侨居东南沿海某些商埠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后裔在内,在长期民族杂居过程中吸收融合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回族。
有的说,还包括10世纪中期分布在葱岭以东,西喀什噶尔等地改信伊斯兰教的部分回鹘人后裔在内。回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元朝时就有回回被派到新疆屯田、放牧。
清代以后又有大批回族进入新疆。20世纪20—30年代由甘、宁、青地区的一些回族“走西口”去新疆谋生,大部分留在新疆。
回族信仰了伊斯兰教,其风俗习惯主要来自伊斯兰教的教规,比如出生时起“经名”,结婚时请阿訇证婚(写“依扎布”),去世后由阿訇主持殡葬,不吃猪肉、动物血和自死的动物等等。
除伊斯兰教文化外,回族还明显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用汉族的姓与名,并且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使用汉语汉文等。
建国前回族以农业为主,有些地区兼营牧业。城镇回族多数经营小商业、小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等。
琴瑟仙女·娑娜是竞技游戏《英雄联盟》中的一位英雄。她从小随着神秘古琴“叆华”在艾欧尼亚孤儿院长大,之后被名叫乐斯塔拉布维尔的德玛西亚贵妇人领养并训练琴技。娑娜上手难度不高,对线期除了能保护己方ADC之外骚扰对手也非常容易。她能对己方队友进行移动速度加成和治疗,还拥有一个团控技能。娑娜还可以配合自己的
2025-05-07 00:45:55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基本情况及信仰一、维吾尔族的基本情况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一般认为其先民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丁零及后来的铁勒,北魏时的袁(yuanhe)纥、乌护,隋时的韦纥,唐时的回纥、回鹘和元、明时的畏兀儿;亦有人认为还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的“呼揭”
2025-05-07 00:40:50在北京CBD核心区,有一个超级高的建筑,它是北京最高的楼,也是中国当代十大建筑之一。这座大楼名为中信大厦(也名中国尊),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核心区的绝对核心位置,周边有央视大楼等建筑,其高度明显比我们熟知的“大裤衩”要高出不少。远观这座大楼,建筑主体圆润,收分上升,取意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建筑
2025-05-06 00:57:22第一类:绿茶工艺特征:不发酵茶茶性特征:性寒口感特征:鲜爽微苦代表名茶: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浙江湖州的安吉白茶、江苏的洞庭碧螺春、安徽的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河南的信阳毛尖西湖龙井贵州的都匀毛巾、四川的峨眉竹叶青、江西的庐山云雾、湖北的恩施玉露等等。太平猴魁小众绿茶:江西的狗牯脑、重庆的永川
2025-05-06 00:14:18成语“浑水摸鱼”成语解释: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网络流行语“摸鱼”“摸鱼”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泛指偷懒、不务正业、不干正事或在集体活动中不出力。指上班时间偷懒,
2025-05-05 01:35:29“服务意识”基本上不算是一种学术概念,在国际客服学领域也少有确切的定义。它更多是行业内人士的一种闻习惯说法或称呼。它就是一种服务现象的存在。是人们随口之说罢了。比如,我们也可以说“学习意识”、“工作意识”、“运动意识”等。显然这些随口之说需要定义吗? 当然,如果非要下定义,让本来浅显的说法变得更像
2025-05-05 00:32:21很多朋友打算要做广告的时候,一开始都是有些不太明白的,就比如要做一个展示架的时候,可能看到过一些常用的展示架,只是叫不出它的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展示架到底有哪一些。我按照价格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简单介绍。展示架按材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金属材质的;一类是木质类的。其中金属类的广告展示架种
2025-05-04 04:45:53表现手法是一种语句组织方式,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具体来说,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所以,也是一种写作方法。1跟篇章结构相关的表现手法: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伏笔、照应、线索。(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
2025-05-04 00:14:05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说明:引言部分哪些该留,哪些该舍,以及审稿人和编辑在引言中都看些什么。引言的作用是什么?简单来说,引言要能回答三个“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主题?为什么这个研究问题很重要?为什么你选择特定方式开展研究?可以这么理解,引言指出了目前知识的空白,而这篇论文会填补这块空白。换言之
2025-05-03 00:42:09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根据用途不同,水大致可以分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实验室用水等,用途不同,水质检测的标准也不同。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不同用途的水对应的水质检测方法。水1、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目前,生活饮用水沿用的水质检测标准是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2025-05-03 00: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