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简介 >

方锦龙个人资料 :国乐无双,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3 12:45:44    

舍得智慧说:选择用时间成就品质,只因时间是位好的酿酒师。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说: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不同的河流。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面临太多的选择,选择的本质是取舍。


选择用时间成就品质,只因时间是位好的酿酒师。


万里江山一杯酒,射洪佳酿展风韵,本月的舍得老酒盛宴,便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在这座“笑迎八方客”的城市,于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把酒言欢、品味人生,并特邀《舍得智慧人物》栏目嘉宾方锦龙助阵。

作为“一代国乐大师”,方锦龙坦言,在自己人生重要的关口,都与“舍得”息息相关。当面对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条热闹繁荣,另一条寂静清冷,该如何选择?

方锦龙用亲身经历阐述一个道理:选择无关正确与否,只关乎热爱与信念。于是他选择了后者,走上了国乐的传承之路。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时间至酿,品鉴百年”舍得老酒盛宴的天津站,同嘉宾方锦龙一起,于舍得之间,共享东方美学盛宴。


01“既需要高庙堂,也需要接地气”


回望你的二十来岁,你在哪里,又做着什么?是踌躇满志,还是陷入迷茫?


方锦龙的二十来岁,正走在命运的岔路口。那时的他稚气未脱,并不清楚当时的一个选择,会对接下来的人生路,产生何等影响。

▲国乐艺术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 方锦龙


时间回到1988年,已在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工作10年的方锦龙,决定离开这里,南下广州,那时的他正迷恋上了流行音乐,用一把吉他和好嗓子当上了乐队主唱,还经常跑到海南岛演出,“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说不定能成为一名著名歌手”。


但出身于弹拨乐世家的他,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让他终究放不下八岁那年开始便接触的琵琶,也放不下民乐。于是在追逐一段流行音乐后,方锦龙忽然醒悟过来,他和朋友倾诉自己的迷茫:我最近天天在唱流行歌曲,我感觉我的专业快要丢掉了。


于是便有了他站在岔路口的选择:一条是热闹繁荣,流行歌手;另一条寂静清冷,深耕民乐。


使命感与热爱让他选择了后者,“民族音乐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不去传承,会感觉非常惭愧。”


人生的背后是舍得,舍得的背后是对事业的追求。方锦龙了解自己,从小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他,“万人空巷”只是年轻时的追逐,“并不是我内心真正想要的”。

但相较于热闹繁华的流行音乐,民乐则显得冷寂许多。方锦龙思想很开阔,也乐于接受新事物,他认为民乐要想发展蓬勃,就得从小众走向大众,需先用年轻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外行”入场,让场子先热起来。


遂有了2019年的那场B站跨年晚会,方锦龙一人切换多种传统民族乐器和国外冷门乐器,从《沧海一声笑》到《牧歌》,在11分钟里编排了10首歌曲,使用了9种乐器。一下引爆出圈,一夜爆红,10万粉丝“血书”要求他入驻b站。


“有画面了,教父一身汉服坐在竹林里玩魂斗罗”、“渐渐理解为什么古代君王会沉迷于音乐”……在耳目一新的形式下,Z世代终于开始欣赏民乐。


“在娱乐里去传播中国文化,这是我一直想做的。”方锦龙选择“曲线救国”,将民乐包装成了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音乐。当初的选择在多年的耕耘中,得以展示经过时间沉淀与打磨后焕发的无限光彩,方锦龙很欣慰。


在他看来,音乐既需要高庙堂,也需要接地气。民乐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才能在时代变化中保有生命力,这是新瓶装老酒的舍得智慧。


02“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


在舍得老酒盛宴现场,方锦龙现场演绎了让他出圈的演奏形式:一个人如何成就一支乐队。

在用古琴弹奏的《酒狂》里,方锦龙奏出了“醉于酒,隐于狂”的状态,形散而神不散。与传统古琴曲目不同,《酒狂》是一首以饮酒后大醉的狂态为表现的琴曲,以狂放、浪荡、不羁的琴曲在中国古琴曲中可谓独一无二。

相传此曲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所作。阮籍一生空有满腔济世之志,却壮志难酬,甚至连自身都难保。深感时运不济的他,隐居山林,弹琴吟诗,乐酒忘忧,引以为乐。


方锦龙用指尖生动描绘出了一个醉酒之人形象——步履蹒跚,摇摇晃晃。继而升高音高,激烈张扬的情绪弥涨,仿若醉酒之人行为愈发张狂,直至乐曲高潮,铺垫的情绪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心中不快全盘输出。


最后回到低音,旋律忽然减弱,在沉闷一声后,醉汉似乎睡过去了,一切归于沉寂。


《酒狂》的醉生梦死、从郁闷到爆发再到沉寂,心境的全过程就在方锦龙精湛的技艺、潇洒的弹奏中,让人如痴如醉,演奏出了“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的气势。


而在用五弦琵琶演奏的《忆江南》时,转而轻柔舒缓,把人代入江南的烟雨朦胧之中。

用美妙婉转的旋律展现层出不穷的江南胜景,将听曲人的乡愁推到极致,方锦龙也曾谈及演奏此曲时的感想,“琵琶是丝竹之器,江南自古丝竹地,用琵琶讲江南的故事,对心。”


于是江南的秀丽风光、游子们对故土的思念,都呈现在转轴拨弦之中。


音乐的尽头,莫非人心。在他的音乐里,我们都是曲中人。


03日久弥新,传统乐器博大精深


演讲现场,方锦龙还演示了从古至今,中国民乐丰富的乐器。方锦龙说,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在收集全世界的古乐器,而酒和乐是异曲同工,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他用九千多年前的龠(yue),展现古代便有了七音与五音。而等到了少数民族出现时,金属诞生了,方锦龙演示着金属质乐器,“古人非常厉害,这个音色和现在的电子音乐很像。”

中国民乐不仅历史悠久,还很是具有创造性,比如把簧装到竹子里就成了另一种乐器——筚篥,装到葫芦上便是葫芦丝。

而在海南有一种乐器叫鼻箫,用鼻子吹箫时,并不耽误嘴巴的使用——“可以喝点椰子汁”。

再比如酒瓶在古代也充当一种乐器:蒙古族很爱喝酒,常用酒瓶吹出音乐。成语中的“击缶而歌”,敲的便是酒坛。

作为以琵琶成名的乐师,方锦龙的琵琶很特殊——四弦而非五弦,这是他在日本第一次看到了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后,花费了大量心力复原的五弦琵琶,使得这门古代乐器在现代依然可以演奏。

他在现场演示了一种无键、无弦、无固定位置、更无定调的特殊乐器——锯琴。锯琴由琴身(锯片),锯座(锯把)组成。“这个声音只有白天可以欣赏”,方锦龙很幽默,只因锯琴音色是悠长而空灵。

他还指出中国的音乐也具有地域性:河南比较硬朗;四川爱吃辣,天府柔情;湖南,干辣爽利;贵州,酸辣婉转……这就是中国的音乐,味道、地道、筋道。

而中国国乐积淀的深厚民俗文化,正如酒文化一样,越久的酒越香,“国乐也是如此,一定得经过时间的打磨。”


也正如方锦龙的人生,虽一度接触过其他形式的音乐,但民乐始终是他心底最真实的热爱,他遵从了内心,在冷板凳上沉淀了四十二年,继而换来了b站出圈的十分钟。

他说他也由此“懂得了什么是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这就是舍得让我受益。”他对各种乐器和音乐风格的信手拈来,源自于他多年来对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音乐的探寻和学习。

而无论是人生还是国乐,抑或是老酒,皆需经历岁月的洗礼与积淀,才能焕发其独特的魅力和神韵。日久弥新,终有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