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翠微宫中的李世民,时日无多,这位一生戎马的皇帝突然之间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他太累了,一身的伤病,精神的苦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心中纵有万般放不下,李世民还是去世了,享年五十二岁。
为什么李世民会早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先天底子不足
李世民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常年饱受哮喘和其他疾病的折磨,父亲李渊怕他长不大,特地请人为他造佛像供奉祈福,希望他的病早日痊愈。
求神拜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为了增强体魄,李渊让人教导李世民习武健身,希望通过后天的训练,改变身体底子。
李世民非常刻苦练习武艺,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身体一天天变好,虽没有多么强健,但也没有缠绵病榻。
李世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14岁时他的母亲窦氏病了,父亲李渊在外备战,他守在母亲的病榻前,不分白天黑夜的伺候,直到母亲去世,身体疲劳加上精神困苦,导致他身子垮了。
之后他为母亲守孝三年,身体差到,需要拐杖才能走路。
从这些看出来,李世民小时候的身体底子并不好。
频繁的战争对身体的摧残
李世民是一个重感情,性情刚烈人,靠着身上的一股拼劲,在军队立足。
年少时他加入军队,大业十一年(615年),他在雁门关解救了隋炀帝,立下功劳。
义宁元年(617年)李世民首先说服父亲在晋阳起兵,拔得头筹领兵破长安,又夺取了西河郡,每一处都是靠着刀剑打下来的。
大唐建立后,他平定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每次打仗他都冲锋在前,风餐露宿,数天不解甲,根本不注意身体。
打仗受伤,是家常便饭。620年,征讨王世充时,混战中流箭射中了左臂,但他只是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战斗。
《资治通鉴》载:“敌人矢下如雨,太宗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其阵.......
年轻时征战已经损耗身体,46岁时,李世民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远赴辽西征讨高句丽。
他从洛阳北进,路途遥远,天气严寒,道路泥泞,一路艰苦的跋涉。在攻城时李世民被抛石击中,右腿严重受伤,一个月才得以恢复。
种种创伤给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元气大伤。但平日政务繁忙,他又无心调理,后遗症也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
身体的疼痛,使得他不得不求助于丹药,可这种东西长期服用,反而损耗身体。
巨大的精神负荷
大唐建立后,太子和李世民的关系,陷入了冰点。李建成和李元吉联手对付李世民,逼得他不得不反抗,李世民手下有大批的支持者,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要支持李世民反。
玄武门之变和弑兄杀侄成为了他内心最大的梦魇,他逼迫父亲退位,俩人关系分崩离析,这一切让他感到惶恐,为了不让后世唾骂,拼命当明君。
殚精竭虑各方面力争最好,他收服人心,包括当年反对他的,太子和齐王手下的人。
最著名的就是魏征,东宫臣属,成了他的谏臣,李世民虚心接受他的意见,留下千古佳话。当然其他大臣谏言,他也是会接受的。
李世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朝廷事务,就是要给后世留下好名声,也为儿子留下一个好江山。
他十分忌惮自己的子孙们重蹈他的覆辙,走他的老路。
但是儿子不争气,李世民也是无可奈何。嫡长子李承乾自小精心培养,可他骑马患了足疾,之后沉溺于荒淫无道,让他深感失望和心伤。
嫡次子李泰趁机要夺嫡,嫡长子和次子之间的争斗,让这个父亲感到无尽的悲痛和无助。
为避免兄弟相争的事情发生,李世民决定传位给小儿子李治,他是一个温和的人,不会伤害兄弟。
看不透生老病死
人到了晚年,感情变得脆弱,身边的亲人,亲密的伙伴一一离去,让李世民对对于生老病死的事越发看不开。
这和李世民一生遭遇相关,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都让他赶上了,巨大的伤痛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
贞观十年,皇后长孙氏去世,让李世民失去了心灵的依托。他们少年夫妻,数十年的陪伴,每当大事都有长孙氏的支持和陪伴,她的早逝也让李世民性情大变。
他还曾写过《哭长孙皇后诗》,皇后的离去,世上也少了一个劝解他的人。
贞观十七年,是他最痛苦的一年,之后他的生命断崖式跌入暮年。
身边的重要臣子们也相继离世,魏征,房玄龄,虞世南,高士廉这些老臣,与李世民感情深厚。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他最重要的谋臣房玄龄病危,李世民不放心自己的老伙伴,将他接到宫里养病,房玄龄去世前,李世民“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大将李靖去世,李世民又是痛哭不已,一个星期后,他自己也随李靖而去。
感情深厚的人,对于亲人、朋友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李世民对于身边人的病、死有一种无望感,一直流泪。
遗传病的折磨
李氏家族有一种遗传病——风疾,现代医学中说的中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这是一种无法根治病,那时没有西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李唐的遗传病,影响了大唐好几位皇帝。李世民儿子李治也患有严重的风疾,甚至到了朝政无法处理地步,只能将事情托付皇后武则天。
犯病,就会头疼难忍,怕湿怕热,李世民召告天下,收集治疗的方法。
贞观二十二年(648),王玄策献奇药,李世民大喜,结果这个丹药一点用也没有。
《旧唐书•天竺传》《旧唐书•郝处俊传》都有记载: “服竟不效”,“竟无异效”。
丹药的成分中有硫磺氯化汞、硫化汞等化学材料,吃多了会中毒。服用后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让本来不堪的李世民雪上加霜。
后记
李世民晚年有万般无奈,伤痛、病痛让他痛苦,不得不求助于丹药,面对痛苦李世民沉迷于酗酒和纵情欢乐,这种放纵不仅加速了他身体的疲惫,导致他逐渐失去了对国家事务的掌控能力。
李世民无法再行走,失去了他统治者的能力,50多岁就撒手人寰。他的英年早逝给大唐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很多政策没有贯彻执行。
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留在了史册上,但他也给李唐埋下了皇室相互倾轧的反面教材。
在北京CBD核心区,有一个超级高的建筑,它是北京最高的楼,也是中国当代十大建筑之一。这座大楼名为中信大厦(也名中国尊),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核心区的绝对核心位置,周边有央视大楼等建筑,其高度明显比我们熟知的“大裤衩”要高出不少。远观这座大楼,建筑主体圆润,收分上升,取意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建筑
2025-05-06 00:57:22第一类:绿茶工艺特征:不发酵茶茶性特征:性寒口感特征:鲜爽微苦代表名茶: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浙江湖州的安吉白茶、江苏的洞庭碧螺春、安徽的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河南的信阳毛尖西湖龙井贵州的都匀毛巾、四川的峨眉竹叶青、江西的庐山云雾、湖北的恩施玉露等等。太平猴魁小众绿茶:江西的狗牯脑、重庆的永川
2025-05-06 00:14:18成语“浑水摸鱼”成语解释: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网络流行语“摸鱼”“摸鱼”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泛指偷懒、不务正业、不干正事或在集体活动中不出力。指上班时间偷懒,
2025-05-05 01:35:29“服务意识”基本上不算是一种学术概念,在国际客服学领域也少有确切的定义。它更多是行业内人士的一种闻习惯说法或称呼。它就是一种服务现象的存在。是人们随口之说罢了。比如,我们也可以说“学习意识”、“工作意识”、“运动意识”等。显然这些随口之说需要定义吗? 当然,如果非要下定义,让本来浅显的说法变得更像
2025-05-05 00:32:21很多朋友打算要做广告的时候,一开始都是有些不太明白的,就比如要做一个展示架的时候,可能看到过一些常用的展示架,只是叫不出它的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展示架到底有哪一些。我按照价格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简单介绍。展示架按材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金属材质的;一类是木质类的。其中金属类的广告展示架种
2025-05-04 04:45:53表现手法是一种语句组织方式,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具体来说,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所以,也是一种写作方法。1跟篇章结构相关的表现手法: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伏笔、照应、线索。(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
2025-05-04 00:14:05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说明:引言部分哪些该留,哪些该舍,以及审稿人和编辑在引言中都看些什么。引言的作用是什么?简单来说,引言要能回答三个“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主题?为什么这个研究问题很重要?为什么你选择特定方式开展研究?可以这么理解,引言指出了目前知识的空白,而这篇论文会填补这块空白。换言之
2025-05-03 00:42:09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根据用途不同,水大致可以分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实验室用水等,用途不同,水质检测的标准也不同。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不同用途的水对应的水质检测方法。水1、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目前,生活饮用水沿用的水质检测标准是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2025-05-03 00:32:47川 剧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除灯调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
2025-05-02 00:39:25浏览器是大家日常使用电脑必备的软件,网上查资料、听音乐、办公等等,都不离不开浏览器给我们提供的方便,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浏览器内核,一起来学习一下吧!1、Chromium 内核Google Chrom内核:统称为Chromium内核或Chrome内核,以前是Webkit内核,现在是Blin
2025-05-02 0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