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简介 >

韩敏书法家简介 :笔墨当随时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5 12:30:47    

艰辛的书画人生旅程

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韩敏,师承父亲的画技,很快入门。然而,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韩敏一家颠沛流离,学画断断续续。韩敏说,自己出生于杭州,由于年幼就遇到日寇入侵,父亲就带着一家老小逃难。从浙江杭州到安徽宣州,又从宣州到上海。上海沦陷后又逃难到杭州,一路看尽日寇暴行,深感身为国人当自立自强。

达摩 89×47cm

在战争给人民造成伤害、不安定的情况下,只要条件许可,年幼的韩敏认真研究历代花卉、虫鸟、人物的画技,再融合父亲的教诲和自己的感悟,笔下的画作日臻成熟。说到兴头上,韩敏从书斋里取出自己的作品让记者欣赏。只见韩先生画的鸟类姿态灵动、形神相畅,注重于头部的精心勾画,因而极富情性。如翠鸟、竹雀、鹌鹑、飞燕、鹦鹉等造型生动、动感强烈,散发出郁勃的生命气韵。当记者情不自禁地赞叹画作之精美时,韩敏却摇着头:一般之作,何足挂齿?

观沧海 136×69cm

兼攻书法终成书画大家

自幼年专攻国画,经过长年的历练,韩敏的成就蜚声画坛。他觉得还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在书法上能够“再前进一步”岂不更好?于是,自30岁后,韩敏开始兼攻书法。

老子出关图 69×69cm

在中国历代书法大家中,韩敏对于郑板桥的书法情有独钟。他说,郑板桥的书法看似在走“偏锋”,实际上还是在走传统的“中锋”。百看不厌的“郑体字”让韩敏爱不释手,学了这么多年依然是兴趣盎然。他说,郑板桥的字浑厚中不乏飘逸,富有变化且极守章法,后人多有效法者,但是没有人有“学像的”。

罗汉 92×54cm

韩敏积几十年的研学悟性,加之他将书法与绘画的技法融会贯通,终于也成就了被书界广泛赞誉的“韩体字”。在自己心爱的画作上,用自成一体的书法题写符合自己意境的文字,欣喜之情就会溢于言表。

罗汉图 67×45cm

笔墨当随时代

在画坛上驰骋了近80年的韩敏好像对于艺术的追求永远不会满足。他喜欢赞誉别人的绘画成就,对自己的书画评价却是“不大满意”。他对于临摹历代书画高手作品似乎也有自己的看法,“学得再好再像也只不过是人家的东西,而历代高手作品的神韵是永远学不会的”。

琵琶仕女 96×40cm

所以,韩敏在学郑板桥书法的同时,并不拘泥于旧法,而是不断地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见地,逐渐形成了既师承板桥、又有自己特色的“韩体”。要是老是学别人的,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特色“融于其中”,将会是“一片死寂”。

陶渊明造像 68×61cm

在总结自己近80年书画生涯的经验时,韩敏用清初著名画家、古代画坛一代宗师石涛的名句“笔墨当随时代”示之。他用深沉的话语解释说,书画的生命力在于反映时代特色,要不断创新,要跟上时代步伐。因此,他在挥毫作画时总是孜孜以求,希望创作出既显功力,又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