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简介 >

自古风流多俊彦:苏东坡的生平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30 10:30:36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苏轼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是千百年来罕见的多面才子,苏轼具有如此高度的评价,不仅仅是在于他的才华和渊博的知识,更加在于它具有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和高尚的品德,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位屹立不倒的巍峨丰碑。那么具有如何突出贡献的苏轼他的一生究竟经历了哪些传奇色彩呢?我们简单概括一下、

一、天资卓越

宋朝仁宗景裕三年冬天,四川眉山苏洵家生了个男孩子,取名苏轼,字子瞻,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苏东坡。

他出生后,父亲苏洵因为常常在四方游学,所以学业全靠母亲程氏来教导,还有个启蒙先生,名字叫作张易简,是一个道士,但是张易简并没有教苏轼很久便回家去了。

苏轼天资卓越,而且用功努力。二十二岁的时候,他和弟弟苏辙和父亲到京中去考试。主考官是古文大家欧阳修和梅圣俞等人,看见苏轼的考卷《刑赏忠厚之至论》都感到非常惊奇。想不到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所作,欧阳修以为是自己的门下客曾巩作的。曾巩的文章,在当时也是很出名的。为了避嫌,便将这篇文章列在了第二名,对苏轼而言非常冤枉。

不过在第二场,他的一篇《春秋对义》,把第一名夺了回来。后来到殿试的时候,他又作了两篇好文章,因而中了进士。

苏轼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看了信后对梅圣俞说:"读苏轼的文章,真是痛快!酣畅淋漓!他应该出人头地,比我们厉害多了。"

苏轼中了进士之后,忽闻母亲去世的噩耗,只好回到四川去守丧,一直到了嘉祐五年,他才回到京城。

二、年少有为

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这个三等可不是容易考的,宋朝自有这种考试以来,只有他和吴育两个人列入三等。所以他做了大理评事和凤翔府的判官。

在凤翔,苏轼做了很多与民有利的事。到了宋英宗治平二年,他又回到京师,受任登闻鼓院,当时他才三十岁。

宋英宗对他早有耳闻,想叫他到翰林院做知制诰,也就是替皇帝写诏书的人。但当时的宰相韩琦却说,苏轼是个了不起的人,一定能够备受重用,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栽培他,这样全国上下的文人学士看到苏轼的例子,都会为皇上效力。

如果皇上因为苏轼的才能立马重用他,肯定会有人不服甚至心生歹念,这对苏轼是非常不利的。宋英宗拗他不过,只得再举行学士院的考试,苏轼考了三等,进了国史馆编纂国史。那年五月,苏轼妻子去世,第二年父亲去世,他又回到了四川。宋神宗熙宁元年,苏轼续娶了第二任妻子,回到京城。那时王安石正一心实行新法。苏轼因反对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熙宁四年,王安石正打算改革科举,不用兴办学校的方法来训练人才。苏轼对此非常反对。

他作了一篇《议学校贡举状》来陈述自己的意见,劝神宗把眼光放大些,不要只注重细微的小节。神宗看后非常高兴,当天就叫他来觐见,并且问了许多国家大事,苏轼回答得非常清楚,也因此取得了皇上的信任。但是苏轼终被王安石压着,只叫他去做开封府的推官,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院长,在当时,这个官是非常麻烦的,王安石想借此事难住他。

但没想到,苏轼是个很精干的人,他去了以后,因为几件事做得很决断,使他的名望更大了,大家更佩服他了。王安石的新法,进展得很不顺利,苏轼又作了一篇《上神宗皇帝书》,痛批新法的不利之处。这篇文章眼光远大,可见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政论家。但这篇文章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他又接着写了一篇。王安石对他恨之入骨,想出一个诬害他的方法,在皇上面前进言苏轼的种种不好,苏轼渐渐失去了皇上的信任。苏轼有所感知后就请求到外地去做官,皇上命他到杭州去做了通判。

三、终受重用

到了杭州后,他的诗因为湖光山色的熏陶也格外出色了。苏轼很多出名的好诗,都是这个时期所作。元丰二年,王安石的党徒李定等人,因为平时挨过苏轼的骂就控告他欺骗皇上,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他们故意使诈,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不仅如此,李定等人还想许多法子要害死苏轼。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幸亏他的朋友范镇以及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求情,神宗才决定从轻发落,把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个官职非常低微,苏轼到任后,便在黄州开垦了一块坡地,砌了几间小屋子,自己还起名叫"东坡居士"。"东坡"这个名字,就是在这时候才有的。

过了三年,神宗皇帝又想念他了,屡次想重新重用他,但都被嫉妒他的人挡住了。一直到宋哲宗即位,他才回到京城做官。

元祐二年,苏轼任翰林学士。哲宗皇帝很敬重他。有一天夜里,皇后把他喊到内殿问他:"你前年做的是什么官?""在黄州做团练副使。"皇后又问:"今年你做什么官呢?"他说:"翰林学士。"皇后说:"你怎么升得这么快?"他说:"是蒙皇帝和太后的提拔。"皇后说:"不是的。"他说:"大概是朝里的大臣推荐的吧。"皇后说:"也不是的。"他害怕起来,连忙说:"臣虽不才,却不敢图谋升官发财!"皇后便说:"这是先皇的意见。先皇生前读你的文章,非常欣赏你,很可惜你不能到京城来做事。"他听了非常感动。在这天晚上,他受了许多恩典——吃茶、赐座,平常不容易有的事,他都受着了。

元祐四年,苏轼又因为说话不当心,得罪了人,再次受到陷害,他便再次请求到外地去做官。

这一次他又被调到杭州,不过这次的官职比前一次大。他在杭州西湖造了一条长堤,名字叫作苏堤。

元祐六年,他又回到了京城做吏部尚书,不到几个月,又被人诬告,他再次离开京城,到颍州去做官。

元祐七年,他从颍州到了扬州。宋神宗的皇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宋哲宗年纪轻,又比较糊涂,那些同苏轼有仇的人,开始在皇上面前说苏轼坏话,于是他被从扬州调到甘肃的定州。

定州地处边界,非常荒凉。他在那里一年,整顿军队,演习兵法,无论军官还是小兵,都对他又恐惧又敬佩。

没多久,他又从定州被调到广东的惠州去了,那时苏轼年纪已经不小了。他在惠州住了三年,依然很得老百姓的欢心,后来又从惠州调到了琼州,琼州是广东南面的一个岛,是个未曾开化的地方,他在那里身心承受了不少的苦痛。宋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苏轼又重新得到了重用。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归途中,苏轼去世于常州,结束了自己起起伏伏,坎坷不堪的一生,享年六十六岁。

结语

历史上有详细的记载了苏轼在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因为他的超前性,使他时时刻刻都闪现着睿智的思想,并且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纵使过去了千百年,他仍然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