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黄绍竑(1895-1966)
黄绍竑(1895-1966),字季宽,广西容县人。民国著名爱国将领,新桂系创建人,“桂系”三巨头(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随学生北伐敢死队赴武昌参战。1912年入武昌陆军第2预备学校。1914年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策3期步兵科,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1923年8月16日被孙中山委任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1924年5月与李宗仁、白崇禧部联合作战,实现广西统一。从此成为新桂系首领之一。1924年11月作为李宗仁的代表去广州商谈两广统一事宜。
1926年3月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任党代表,6月1日任广西省政府主席。
1927 年“四·一二政变”时,追随蒋介石。1929 年桂系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破裂,3月蒋桂战争爆发,桂系兵败,逃往香港。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桂张联军在衡阳大败,引起李宗仁等不满,黄遂辞职脱离桂系,赴南京面见过蒋介石后赴香港、菲律宾旅行。
1932年2月出任国民政府委员,3月出任内政部长兼代交通部部长。1933年出任北平军事分会参谋团参谋长,5月北平政务整理委员,同日方作外交交涉。1934年12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35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1936年12月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全省保安司令。
1937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总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作战)部长,旋调任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娘子关战役。1937年9月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1月复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42年9月任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
1946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6届中央监察委员,1947年6月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副院长。1949年4月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代表,到北平参加与中共谈判,和谈破裂后去香港。8月13日在香港与刘斐、龙云等共44名国民党知名人士通电宣布与国民党政府决裂。随即应邀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等职。1966年9月在北京病逝。
编者按:上为2011年《黄绍竑回忆录》再版后记,以下为网上资料。
1966年8月31日下午,黄绍竑来到西总布胡同5号看望李宗仁,面露惊慌之色。在座的程思远对黄绍竑说:“看来你有心事。”黄绍竑说:“我不为自己打算,我担心的是德公。”就在这一天,黄绍竑被迫自杀,终年71岁。著有《黄季宽先生抗战言论集》、《游击战的理论与实际》等。
1980年6月27日,黄绍竑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问题,经过复查,得到改正。甘祠森代表民革中央向他在京的亲属正式宣布改正决定。12月31日上午,黄绍竑的追悼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正文
我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是民国二十八年起的。因为战争的需要,而使我发生了兵器制造的兴趣,在全面战与全体战的号召之下,总是想把可以武装的人民全体武装起来。但是武器哪里得来呢?我也曾花了十数万块钱,向外国买武器,但是累月经年,才得到手,且数目有限,后继为难。于是我转到自己设厂制造的念头。因为我以前(民国十四——十六年)在广西也曾由土制枪弹,进而为机制枪弹。
广西统一事业的成功,与参加革命的力量,自己能制造武器,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中国人也富于仿造的技术天才,只要有相当的机器设备与材料,就能仿造出来,虽然比不到外国货那样精巧,也还可以应付一时的用处。而且我认为制品的精粗,是时间过程上的问题,若能在长时间中不断的努力,自然可以得到不断的进步。
世界闻名的德国克虏伯厂,起初仅是一家打马蹄铁的打铁铺。开始的简陋,怎能限制以后的进步呢?我在“八年来的浙江军事”一章上,已叙述设厂制枪的经过,我自己也是参加研究兵器制造的一员,这完全由时势的需要,使我走上这条路上去的。“需要是发明之母”,这是科学界的一句名言。
我现在将研究科学技术的经过,自我的介绍出来,当然是很幼稚可笑的,而这些创造的细小东西,对于国计民生,也不能说是有很大的贡献。而且在研究制造的过程中,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失败为成功之母”,这些失败的经验,倒是值得叙述,以供同好者的参考。所以我仍不愿藏拙,而将我的研究科学技术的幼稚可笑的史实,写在这里,因为这实在是我抗战八年中业余生活最重要的一环呀!
枪榴弹
民国廿七年上半年,我在柳州参观四十厂的枪榴弹筒的制造。据那厂主赖瑞麟说:“这种枪榴弹是意大利的。前几年有个意大利的军火商到广西生意,把样品拿来试验,觉得效力很好。当时想了种种方法,把这个样品留下来。尽一夜的时间,拆开研究,并且把图样绘了下来,次日仍交还他。我们研究的结果,认为要有材料,很容易仿造,成本又便宜。如果用高价向他购买,未免太不合算了。于是回复他,说这东西要不得,不愿承购。那个意大利人生意做不成,反把制造的秘密泄漏了。这就是四十厂枪榴筒制造的起始。”他说得非常得意。我心中虽然想到这等作风,未免近于无赖,但是国际上探取人家的军事秘密,本来是不讲道义的啊!赖瑞麟也是我在广西时期帮同造土枪造炸弹的主要角色。我对他说:“你真可谓花样翻新了!”他笑道:“这是你老领导出来的呵!”我参观之后,就转了一个念头,向他要了一副样品,带回来想自己仿造。但研究结果,觉得不甚满意。第一、所有原料,都是外国货,而且制造的机器,也不易办到。第二、射程太近,只有一百五十公尺。我希望至少要有四百公尺的射程。同时我发现达到四百公尺的射程是可能的。因为意大利式的枪榴筒,仅是利用步枪射击时二分之一不到的瓦斯。我若把步枪射击时全部的瓦斯都用上,一定可以达到四百公尺的要求,于是我决心进行试验。先是用弹管套在枪口上,管内装一个与意式同样重的弹,将步枪子弹头去了,加以封闭。
我便教工厂的技术员照这个意思去做。他们都不明白我的作用,虽经我说明用意,而他们都认为得不到好效果,暗笑我是个外行。但是我既要这样做,他们也只好照样去做。等到做好了,拿去试验,射程最远的只有一百多公尺。他们皆哈哈大笑。我说:“笑什么?我的初步已经成功了!你们想:以这样粗糙的筒,这样笨的弹子,弹的封闭又不严密,尚且得到这样的成绩;若将这些因素再加研究改良,一定可以达到目的。”于是继续研究改良弹筒,由短而长,由长而短,经了很多的试验,才决定他的长度为九英寸。榴弹的形状则由圆而尖,或由尖而改为略圆。为减少在简内的磨阻力,而加了一条弹带为确定飞行的方向,而在尾上加了四片翼子。
弹体的形状,一共改了十三次,最后决定采用第十二次的形状。发射弹的堵塞物,最费脑筋:用硬的东西,会撞击弹尾,以致飞行不规则,甚至有损伤弹翼的危险。用软的东西,则膛压力不够,火药燃烧不完全,以致药力不足,射程减少。于是我出了一个问题,要技术员去研究,我说:“发射弹的堵塞物,在膛内时,要有与真正子弹头一样的膛压力,但是一到枪口,这个堵塞物就要变成灰烬,不能有一些撞击榴弹尾的作用。”我只能出题目,自己却不能作文章,怎样来解答我这题目,则是技术员的事,我一概不管。
其实我对这个题目的解决办法,一些也不懂,出题目是易的,作答案却很难。我当时以为未必做得到,但是他们居然做到了,使我喜出望外!这是最后的难关。其余如瞄准器,射距离,调节器装簧上的美观,都费了很多研究与改良,才作最后的决定。我现在叙述这种经过仅费了一二小时和千百个字,而我当时制造研究改良的工作,却是经年累月不停的做,尤其是种种相互的复因,非得时常详细的观察,不能研究出来,往往很细微的现象,就是极主要的原因。好些技术人员,经种种的失败,有时不免有放弃的表示,但是我总是坚持着,一定要获得成功而后已。这个七七式的枪榴弹筒,最后是成功了。纵然不能超过日本的昭和十四年式,但比他们旧式的却好得多,凡是用过的人,都觉得相当满意,可惜还不能通行于全国。我则因此而获得军事委员会颁给的一等金质奖章。我觉得这个奖章,比我以前所得的二等云麾勋章,还要宝贵。因为这是我完全用心血创造得来的!
现在的战争,是爆炸的战争。在战场上,那一方拥有较大的爆炸力,那一方就可以得到胜利。这等爆炸力分为三种:第一是空军所用的高度爆炸弹,第二是陆军用的大炮弹及地雷,第三是海军用的大炮弹及鱼雷、水雷。这种种的爆炸力,不但要以威力,而且要以数量胜,这种趋势,在化学战——即细菌战或毒气战——未实现以前,实是战争中最大的威力。即使化学战实行以后,它的威力也同样的重要。我对于空军作战,曾经作过两种研究。第一是想用高度的空炸弹来对付上空的敌人空军。现时的空防,一是用驱逐机在上空将敌机击落,但是必须有优势而优良的驱逐机才可以达到目的。二是用高射炮由地面将敌机击落,但是高射炮队活动的范围受了限制,而且炮弹的重量及射击的高度,也受相当的限制,所以高射炮队防空,不但在中国不见得有很大的效力,就是在外国有很多精确而口径较大的高射炮,也未见得有如何了不得的作用。所以我想,如果有速度很大升得很高的飞机,飞到敌人机群上面,将高度爆炸弹向敌人机群作空中轰炸,在爆炸威力圈内的敌机,虽不必被破片杀伤,亦可以将它震坏。要是能命中的话,不但爆炸的威力比高射炮弹大得多,而动范围也广阔得多。并且可以少数的飞机,打击敌人的大机群。我对于这种空炸的炸弹,曾经研究设计过,但是要有飞机作实地的试验,而且是需要高速度与能特别升高的飞机,才可达到目的。我个人固然做不到,中国目前也还做不到。此种想像的办法,这次战争中,好像也曾用过,成绩怎样,不得而详,但总算是一种方法,可惜我们没有机会来实验,仅是一种想像的研究而已。第二、对付敌人的燃烧弹。如果像美国用很多的飞机,投下很多的燃烧弹,自然也可达到烧夷的目的。但这实在太不经济了,尤其是在中国。我想最好每一飞机投下的燃烧弹,在每一区域内,都分布得很匀,而能到处发火,不致集中在某一地点上面,致使许多的弹,仅能发生少数的火头。我曾看见苏联空军用的“莫洛托夫面包篮”,把好多的小炸弹,装在大炸弹里,投下时,乃各个分开。这样,散布的范围,自然广大得多。但我觉得这种散布力量还是不够,而须将大炸弹内的小炸弹,各有抛射的角度,而且要用火器喷射,使放射得更远,分布得更广,才合我的经济要求。我曾作过这种炸弹的设计,替它定出一个名字,叫“中国的香蕉”,因为它像一丛香蕉的样子。也因不能试验,而为空想。
地雷是防御和阻止敌人进攻的利器,尤其是坦克车,在进攻中,最畏惧的就是这东西。稍一不慎,即致全车炸为糜粉。所以地雷虽不能攻坚克敌,却是防敌进攻的有效武器。在中国的防守战中,敌人受我们地雷的损害很少。这不是地雷的本身没有效力,而是我们用得太少,使用的方法,也欠研究。我觉得地雷的本身,并无须乎很大的改良,而地雷发火的装置,尚须加以改进。我时常听到我们的部队说:“埋在公路上或铁路上的地雷,不是被敌人发掘,便是没有触发。”其实我们所用的地雷,多半是触发的,因为在公路上埋雷的地点,往往不一定是汽车轮所辗过的地点,即使不为敌人所发掘,其效果也等于零。因此我研究有两点问题:第一、雷不可埋在地面,以致易于被敌发掘。但是离了路面,就没有机会与汽车轮胎接触。因为雷的触发,只有极小的一点。第二、须把雷的触发点扩大到全路面,车辆在任何一点上滑过,都可以触发,但这不是很容易办得到的事。起初我曾设计一种拉发式的,但并不是用人力拉,而是用汽车自然拉发。其法:在路面上放置很多锐利的钢钩,每钩都有一条绳子,连到地雷的发火器上面,汽车从路面上经过,车轮的橡胶被钢钩扣着,因而向前拉动,遂致发火爆炸。但这设计需很多的钢钩,而且不一定能将胶轮扣着,仍旧认为不满意,乃改用电发式———不是制发式而是自动的电发。
我想,可以将电池和地雷上的两条导线,结连起来。这在平常是不接触的,电流并不接通,但在汽车过去时,自然使电流接通而爆发。设计虽如此,结构却非常困难,总是不能满意。但这种方法,确实安全,又不易为敌人发觉。我同一班技术人员研究了很久,都未得到结果。有一日,我在机枪厂内,将一条机枪弹簧,用手随意弯弄,当时并没有什么目的,但在动作时,忽然觉得弹簧本身,除非用大力压迫,随你怎样弯弄,每一环节内,都不致接触。我喜欢得跳起来!于是招集那些技术员,说要做一条两条钢线缠成的弹簧——即双弹簧,问他们:“能否做到?”他们说:“可以做到。”并反问我:“作什么用?”我说:“你们不要管,做好了,我再对你们说。”做好之后,我把道理解释出来,他们才恍然大悟。随后更加改良可以分为好多节,一节一节接起来,可有二三十尺长,或一二百尺长,都可以拿它放在公路面上。好像一条绳子,将它伪装起来,就好像一条小蛇。那边连上电池及地雷。如果车辆压在上面,通过任何一点,弹簧被压,电流接触地雷,立刻爆发。屡经试验,百发百中,我名它为“火蛇”。
炸火车的方法,比较容易,但是敌人防备的方法亦容易,多半是用压道车在前头走,装兵的列车随后才过去,或是前头若干个车辆不装人,即被炸,后面的人,也不致受害。我曾经设计过一个地雷发火器,可以指定它炸任何一辆火车。比如我们预知他用压道车,大约有若干辆,在那发火机上,就可等待压道车过后,第二列车到时,再行爆炸。或是算定爆炸任何一辆,无须人的控制,而是自动控制。这也经过实验,非常准确,我名之为“火车节炸器”。此外我还觉得如果一个地雷在防御的阵地上,为敌人一个散兵触发,能够杀伤的,仅是少数人,甚至仅是一个人,代价未免太小。于是设计一种小雷,爆炸威力圈仅有十多公尺,一个人触发,固可把他杀害,若十多个人密集在一起,也同样可以杀伤。我所消耗的,仅是一个很小的雷,比之用一个大雷仅杀伤少数敌人,要经济得多。而许多小雷可以布置一个很大的区域,被敌人触发的机会很多。但是如果战事停止,要把它取回来,就很不容易,而易成为自己的危险物,我名之为“小雷弹”。我又觉得埋在地下的雷,爆炸时,地面成为一个漏斗孔,因而对周围的杀伤圈,并不很大。若将雷触发后,能自动升高一公尺半——约等于一人的高度——再行爆炸,则杀伤圈可比埋在地下爆炸,大得三四倍,卫盲经反计元成,我名之为“空炸地雷”。
反步兵跳雷
民国三十三年,我在浦城参观英国的军事代表团演习,就有这种空炸的地雷。但我觉得他的设计,有好些地方,还值得改良。我所见到的英国爆破技术,并不见得件件比我们高明,不过他们材料多,能不断的试验,不断的改良,而且他们做事很认真,很尽职。我在旁参观,他们当我是小学生一样,尽心的解释,尽力的表演,没有一些苟且的地方。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我对于这些杀人武器的研究,非常有兴趣,有时废寝忘食的在那里想。
大港头兵工厂
记得有一次,在天台路上,想起了一件以前好久没有解决的东西,一时想通了,连夜开车赶回大港头工厂内,指示他们如何的做,而居然成功。因为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日夜盘旋在脑中,一时灵机触发,突然得到解决,一种得意的情形,简直形容不出来!并且怕马上会遗忘了去,非得急急赶回作绘图设计工作不可。但有时想到以为可以解决的,到了实验起来,仍是做不通,或是过一时间,自己又把以前思索的推翻了。遇到这等情形,心中总不免有些懊丧。但我并不因此而灰心,仍旧继续去研究,而希望最后的成功。最可惜的,是费了许多脑筋研究成功的几样东西,都未能实地应用,来发挥他的能力。原因是本身不担负军事责任,应用的机会太少。而且在科学落后的中国,一向不相信中国人也会有科学的发明,因而这些东西,也未被人重视,而把它束之高阁。我曾对陈立夫先生谈过,他对此亦感觉兴趣,但未有时间去实做,他说:“最好我们两人把现职摆脱不于了,去当破坏司令,一定可以收到很大的效果!”
专科考研,难度总会要格外大一点!首先就是考研条件,我们要毕业两年后,才可以用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然后同等学力报考,还有各种限制。首先就是有些学校明确表示,不接收同等学力报考,这是限制最大的,往往是名校喜欢这样做;还有些学校会设置一定的障碍,比如说不允许同等学力跨考,比如必须修了本科的学科,并拥有相应
2025-06-24 00:19:45我们国家的税种还是还复杂的,企业涉及的税种达到了18种。不仅如此,每一种税种里面,还会涉及多种税率。对于税法知识的学习,我们还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例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业务进行判断。增值税专票税点是多少?专票的税率一般是13%、9%或6%。而普通发票的税率除了可以是13%、9
2025-06-24 00:10:35好多网友“调侃”南京:八大古都中,南京只是一个六朝古都,还都是短暂的割据政权,不仅不能与西安、洛阳、北京相比,而且连开封都不能比。对于杠精,我们不能只是笑而不语,必须拿出有力的说服力,才能以正视听。首先,我们先来谈一谈南京“六朝古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六朝是指先后定都南京(三国东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
2025-06-23 02:18:55银为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47,相对原子质量为107.868。纯银为银白色,光润,色泽光亮。银与金属铜可以任何比例生成合金。纯银中掺入10%以上的红铜时,其色泽开始变红,红铜含量愈高,颜色愈红。纯银中掺入黄铜时,其颜色则白中带黄,黄铜含量愈高,颜色愈黄带黑。纯银中掺入白铜时,其颜色
2025-06-23 01:54:43为什么下载完成之后csgo之后登录的时候没有登录选项?最近有好多小伙伴都是遇见了这个问题,csgo该游戏最近热度是很高的,很多小伙伴都是被吸引到了该游戏,但是阿紫下载之后登录的时候发现没有区服选项,这个就是比较难受了,不过大家放心,今天小编就来教一下大家这类问题应该如何解决。CSGO登录没有选择区服
2025-06-22 01:08:20现在,选择移动固态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动固态硬盘?相较于传统的机械硬盘,移动固态硬盘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更轻便的体积和更强的抗震性能。本文将从移动固态硬盘的概念、特点、优势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动固态硬盘作为数据存储的主要方式。一、移动固态
2025-06-22 00:46:32HTML的全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它包括一系列标签,通过这些标签可以将网络上的文档格式统一,使分散的Internet资源连接为一个逻辑整体。今天我们就来实际操作一下,如何将word转换成html格式的文件。 “演示机型:DESKTOP-RBHCOT4系统版本:Windows 10软件版
2025-06-21 01:13:50毒死蜱,是有机磷杀菌剂的一种,该药也叫乐斯本。具有三大功效,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可进行叶面喷雾和根部浇灌,持效期长。那么,该药主要能防治哪些害虫?并且怎么用药呢?1、树木方面的虫害(果树、绿化树木、森林树木等)主要是防治,叶螨、蚧壳虫、潜叶蛾、食心虫、枣尺蠖等,可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进
2025-06-21 00:39:22石油焦是一种黑色或深灰色的坚硬固体石油产品,具有金属光泽和多孔性。它是由微小石墨的粒状、柱状、或针状晶体组成的碳体。石油焦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含碳量在90-97%,氢1.5-8%。它还含有氮、氯、硫和重金属。石油焦由于价格低廉、含碳量高,已成为国内外活性炭工业研究和发展的新热点。石油焦与煅烧焦、石墨
2025-06-20 01:12:48PART 1 十字绣技法 01 制图 02 用料 03 工具 04 定图位 05 起头针 06 识图 07 数格(数纱) 08 走针 09 匀拉线 10 留通路 11 整理好,绣成功 12 调色 13 图案变形 14 图样的运用 01 制图 根据设计的
2025-06-20 0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