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画像
这两年,宋朝题材的影视剧扎堆上播,“大宋文学天团”、仁宗与曹后的政治智慧,一度为大家津津乐道。但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宋朝的对外关系上,会发现,这个王朝的确有些“内强外弱”,打仗屡战屡败。宋朝“重文轻武”成为学界共识。那么,“重文轻武”的“政策”是如何出炉的?它的弊端,赵氏王朝看不出来吗?又为何没有做出改变?
本期“史说”邀请到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两宋王朝史》和《宋代皇亲与政治》的作者张邦炜,为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宋太祖文武并重
记者:张教授,“重文轻武”是宋朝建国后的国策吗?
张邦炜:五代重武轻文,是个“粗人以战斗取富贵”的时代。当时这类话语颇多:“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朝廷大事,莫共措大商量。”武人得意忘形,文士地位总体较低。
与此相反,宋朝重文轻武,“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形成了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格局。
宋朝“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前辈史家大多力主此说。蒋复璁、赵铁寒则将重文轻武称为赵宋王朝的国策。但其中疑问甚多,诸如“这一政策由何人提议,有无经过讨论,何时开始推行”等等。进入新世纪后,争论有增大的趋势。
据我所知,宋朝皇帝从未公开宣称“重文轻武”。史籍上是有“上(指宋太宗)欲兴文教,抑武事”这样的表述,但这句话并不是宋太宗说的,也非宰执大臣说的,而是出自宋代史家的观感。
南宋初,武将势力膨胀,进士出身的起居郎胡寅对此很是不满。他于建炎三年(1129)九月上书宋高宗:“右文左武者,有国不易之道。”史称,“疏入,(宰相)吕颐浩恶其切直,罢之。”“罢之”的理由是所谓“切直”,则表明“右文左武”即使是朝廷的国策也不应广而告之。
文武并用,至迟从西汉初年开始,便成为一种传统的治国方针。与此相抵触的重文轻武,显然是拿不上桌面的。就权谋方略来说,公开宣称重文轻武,有害无益,不利于文臣、武将“协和相与”。一言以蔽之,重文轻武不是赵宋王朝的明规矩,而是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记者:有一种说法,这个“潜规则”从宋太祖时期就开始推行了。
张邦炜:这个问题,有很多学者研究。有学者是断言从宋太祖起便开始重文轻武了。但我认为这并不符合史实。
宋太祖重文,当属不刊之论。从言论上说,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从制度上说,他改革科举,废止公荐,推行复试、殿试,又提高进士授官品级,还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诸如此类,都是明证。
但是,宋太祖轻武了吗?宋太祖对武将的确有戒心。他对节度使再三大谈其“为君难”,甚至说:“此处无人,尔辈要作官家者,可杀我而为之。”官家,即皇帝。显而易见,他最大心病在于武将策动兵变,以至黄袍加身。会不会发生又一次“陈桥兵变”?宋朝会不会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太祖的确为此而焦虑得彻夜难眠。五代后期,策动兵变篡夺皇位的主要不是藩镇,而是禁军。所以,宋太祖受禅后,发生了“杯酒释兵权”和“后苑罢节镇”的故事,将禁军和藩镇的权力都变相收了回来。
以上都是宋太祖防范武将抑制武将的一些做法。但同时,也要看到,北宋初年,南面有吴越小国未曾投降,北面还有北汉等割据势力,出于现实需要,宋太祖也不可能过于抑制武将,他还需要武将替赵宋王朝南征北战。所以,在史籍中我们看到,宋太祖非常信任御边将领,经济上给予边将财赋支配权、商业贸易权、免征商税权,军事上给予边将不经请示自行处置权。
五代时期的统治者都是武将起家,宋太祖本人也是行伍出身。开宝八年二月,王嗣宗与陈识在殿试时争状元,太祖居然叫他们在金殿上用比武的方式决一胜负。结果,王嗣宗因比武得胜,从而夺得状元。这件事既表现了太祖的武人习气,也反映了当时的尚武风气。
再者,以现实状况而论,即便宋太祖想重文轻武,也没有那个条件,因为当时士大夫群体尚待培育。宋初宰相范质、王溥虽是五代进士,但不仅系前朝旧人,而且水平有限。宋太祖“叹宰相寡闻”,指的正是他们。翰林学士窦仪、陶糓学问优博,皆有才名。宋太祖有意拔擢窦仪,而窦仪并无拜相之心。陶糓上进心切,百般巴结,但宋太祖厌恶“其为人倾险狠媚”,常说:“陶糓一双鬼眼”。宋太祖只能长期任用赵普为相。宋初学校未兴,科举未艾,赵宋王朝自身培育的人才尚在成长之中。南宋人叶梦得认为,这正是当时未能重文轻武的原因所在。
所以,宋太祖并没有“重文轻武”,而是文武并重。也正因是文武并重,才结束了五代重武轻文的旧格局,走出了五代乱世。
宋太宗忧心内患
记者:这项“潜规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推行的?
张邦炜:“重文轻武”格局的真正确立是在宋太宗时期。
宋太宗登基后,先是统一了南方,又消灭了北汉。但燕云地区还在契丹手里。宋太宗两次北伐,想攻取燕云。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太宗股中两箭,乘驴车逃走,才幸免于难。在他失踪的那段时间,发生了军士拥立赵德昭做皇帝未遂的事件。这加大了宋太宗对武人的戒心。
北伐失败后,作为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将出身的皇帝,宋太宗厌恶谈论用兵事,他对近臣讲了一段名言:“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他把内患看得比外忧更可怕。在对外关系上,也以被动防御为主,终成积弱的局面。
宋太祖时期,前线作战的将帅有极大的自主权,能征善战的有十四将,但到了宋太宗时期,这十四名将帅全被撤换。相应的,这些将帅的自主权也被太宗收回。从此,将帅由皇帝直接支配,严加控制,甚至发生战争时,也要由太宗向将帅预授阵图,将帅必须照此行军布阵,几乎丧失了战争的指挥权。宋太宗对军事并不在行,他的部署很少有不失败的。但如果将帅敢于不按阵图行事,往往获胜。如太平兴国四年的宋辽满城之战就是实例。宋军起初按照阵图分布,八万人马分为八阵,首尾互不相顾,处于挨打态势。眼看是个必败之局,赵延进重新将军队分为两阵,两军对垒,辽军死者不可胜计,宋军在对辽作战中取得了一次难得的胜利。
宋朝掌握军政的枢密使(相当于军委)大多使用文臣,虽然偶有武将出任,也难免遭到猜疑。宋太宗初期,宿将曹彬曾任此职,但几年后就被免掉了。太宗还把一批文臣调到军队中任职,真正的武将往往要受文臣节制。另外,太宗还派宦官去军队监军甚至带兵。这都是抑制武人的举措。
从宋太宗以后,以文人任武职渐渐成为常态。
宋高宗第二次收回兵权
记者:“重文轻武”是不是宋朝对外作战屡战屡败的直接原因?
张邦炜:宋太宗压抑武将,对赵家王朝有利,篡夺皇位为目的的兵变不可能得逞。对社会也有好处,使分裂、动荡成为过去,内部统一、安定。可是,过分压抑武将又成为宋朝积弱不武的关键原因之一。
武将对于他们的无权地位极其不满,宿将曹翰愤然写下《退将诗》,在太宗面前大发牢骚:“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
在重文轻武的气氛下,社会上有句流传很广的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兵在社会上被看做下贱职业,脸上手上刺着字的士兵备受歧视,士气难免低落。将帅无威严,士兵又骄惰。如岐沟关之战,士兵“万口传叫,嚣声沸动”,与乌合之众无异。
宋真宗恪守重文轻武这一先父遗制,在位期间,文臣的地位继续提高,武将的地位越发下降。真宗为了奖赏武将曹利用,先赐进士出身,再除仆射,这种奖赏本身就是重科举的表现。曹利用虽已官至枢密副使,但进士出身的枢密使寇准不把他放在眼里,公开藐视:“君一武夫耳,岂能解此国家大体耶!”
在这种政治空气下,重文轻武的观念深入人心。陈尧咨是个状元,已官至知州,仅仅因为他平时喜欢练习武艺,便被母亲狠狠毒打。后来,真宗需要一个既擅长弓矢又仪表出众的官员去陪同辽朝使臣射箭,只有陈尧咨符合条件。真宗托近臣给他捎话,如果他愿意,将封他为节度使。陈尧咨请示母亲。话刚说出口,又遭到一顿毒打,母亲骂他有损于书香门第声誉。可见,节度使虽是武职高官,但仍受鄙视。
记者:武将的地位在宋朝一直如此吗?
张邦炜:武将地位其实在南宋初年也有提高。那是因为金军大兵压境、局势相当危急,宋高宗认识到了重文轻武的弊端,不得不暂时放松对武将的防范,授予他们较大的权力。一是武将出任宣抚使。北宋一代,武将任宣抚使者仅狄青一人。南宋初年,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吴玠、岳飞、吴璘等六人相继出任这一地位高、权力大的职务。二是武将担任安抚使。安抚使在北宋时大多任用文臣,而南宋初年则兼用文臣、武将。如在建炎四年任命的建康、江州、浙西、鄂州四路安抚使中,浙西刘光世、鄂州李允文为武将,占一半。三是武将有权便宜行事,遇到紧急情况,先采取措施,后上奏朝廷。
武将权势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宋金战争中多次取得大胜。但是武将又倚恃军事实力,“渐成跋扈”,“轻视朝廷”。从而激化了武将与文臣、与皇权间的矛盾。建炎四年八月,金军围攻楚州,危在旦夕。朝廷派张俊出兵,张俊不听,宋高宗亲自命令刘光世增援,刘光世拒不前往,结果楚州失陷。这深深刺激了宋高宗,他终于步太祖后尘,将兵权都收了回去。
在与金战争中,岳飞大破拐子马和铁浮屠等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但岳飞是主战派,政见与高宗、秦桧相左,他有三件事让高宗怀疑他不忠,一是母亲病故,没有得到批准便离开军队去办理丧事并守孝;二是在皇太子的设立问题上多有置喙;三是交结宗室。这都让高宗起了猜忌之心。岳飞最终被迫害致死。说到底这是重文轻武的恶果。
宋高宗收兵权后,武将的地位尽管仍然高于北宋,但南宋政权最终恢复了重文轻武的格局。可是南宋对金作战的军事实力也受到影响,难怪有人指责高宗:“自坏汝万里长城!”此后,直到元兵南下灭宋,这种格局一直未变。可以说,南宋之亡,“重文轻武”是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说人事部门为什么是独立的呢?为什么不隶属于某一个分部?或者是隶属于某一个管理部门之下呢?人事部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代表着公司整体的形象,代表着老板的思维和格局,人事部门必须要独立出来,这样才能够去掌管所有的部门。人事部门经理职位非常非常的重要,很多公司的大事情,小事情都要有人事经理去策划,或者
2025-04-12 03:03:03如果你有一定会计基础,但多年未曾运用实践过;如果你对会计没有了解,但希望通过会计,进一步提升对企业经营的了解与实践;如果你对会计本身充满兴趣,或是想开始从事会计类职业,那么,这门课将是一个学习会计的“钥匙”,帮你走进会计的大门。从以下两个方面为你解读会计知识如何快速记忆会计科目对于大多数零基础会计学
2025-04-12 02:24:08我们经常会看到银行卡上印的有Visa的标识,那么Visa是什么意思呢?Visa的含义Visa是一个国际支付网络的品牌名称,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Visa国际组织负责经营和管理。银行卡上的Visa标志表示该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并通过Visa支付网络处理交易。Visa既可以作为信用卡品牌,
2025-04-12 00:48:28从决定出国到真正留学,这中间有许多事情需要准备。而对于需要出国留学的同学与其家庭来说,各银行的留学贷款政策是出国前必须关注的事。Wake君已经为大家搜集中国几大银行留学贷款政策,注意查收哦!1 Bank of China 中国银行作为一个传统的外汇外贸的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全球的37个国家和地区都拥
2025-04-12 00:12:14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31条,与原《办法》相比,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修订。一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二是明确了会计电子档案管理要求。三是增加了实行会计档案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管理要求。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程序。五是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六是对会
2025-04-12 00:10:23在芬兰的真实生活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与其依赖网络上的传闻,不如深入了解这个北欧国家的真实面貌。我曾有幸在芬兰生活一段时间,亲身经历了这个国家的文化、社会和生活方式。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见闻。首先,芬兰的自然景色绝对不是虚构的。北极圈内的国家,芬兰拥有令人惊叹的北极光和无尽的冬季美景。在我居住的城市,
2025-04-11 02:07:52看到一个关于丁丁打卡的劳动纠纷,其中老任作为员工拒不执行公司规定,拒绝丁丁打卡汇报工作,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最后老任上诉法院被法院驳回上诉。本来看起来很单纯的一个劳资纠纷,可当看到一个HR发表的言论让我吃惊,他认为老任不应该被开除,虽然老任没有按照公司规定打卡,但也付出劳动,所以老任不算旷工。我觉
2025-04-11 01:33:20经营所得(一)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二)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三)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四)个人依法
2025-04-11 01:06:28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长期投资和持有的资产,用于支持企业的长期经营活动而非短期交易。它们无法轻易转换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且其使用期限长于一年。非流动资产通常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首先,固定资产是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实物资产,如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生产线等。这
2025-04-11 00:57:53北京作为首都以及人口爆满的国际化大都市,落户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对于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人,离不开北京也不想离开的资深北漂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落户的机会越来越少,上岸的心情是很迫切的。根据近几年北京落户的政策变化,总结了目前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常见的几种落户方式和大家分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
2025-04-11 0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