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百科 >

长城从哪个朝代建的,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9 10:45:33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雄伟浩大的防御性工程,是世界建筑史上八大奇迹之一。其实,秦朝只能说是第一个把长城贯穿起来的成为万里长城的朝代。在秦朝之前的战国时代,很多国家也是会在边界修建长城的,主要的目的还是防御外敌入侵。


大秦在春秋时期最早就只是势力很小的国家,其他列国四方征战的时候,大秦至始至终的干着守护着国门的工作,把北方的野蛮人统统挡在国门之外(后来秦朝的超凡战斗力也是得益于此时刷怪经验),所以说大秦对北方蛮夷的抗拒是有使命感的,是有情节的。至于长城的修筑,给秦朝、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需要分开去说。

秦的修长城给秦王朝带来了一正一反两大影响,但却给后世对抗少数民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长城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把北方边境的长城连接到了一起,有重新修了不少,在边境线上犹如巨龙蜿蜒攀附。为大秦帝国增加了不少的荣耀,同时也为帝国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建造长城的积极影响

秦长城的修筑,限制了匈奴骑兵的快速进攻能力,使他们不敢像以前那样轻易进出秦朝领土,保卫了秦朝人民特别是边境人民的生产生活稳定,进而维护了秦朝政权的稳定。

秦长城的战略作用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并非所有子民都像秦朝子民一样有对抗游牧民族的经验,而游牧民族主要作战当时以骑兵为主,长城就成了抵御骑兵的最好选择,阻止了敌人肆无忌惮的长驱直入。


二、冷兵器时代骑兵对步兵有压倒性优势,有了长城,优劣势立刻反转过来,步兵反对骑兵有绝对优势。因为那些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优势就是骑兵的巨大冲击力,而他们恰恰不擅长的就是攻城。

三、长城使得边境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少数民族南下了,且有烽火装置,可以及时支援。

四、我们占据长城的时候,具有主动性,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可以抵御匈奴,实力强大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出击,例如汉武帝时期,霍去病的北击匈奴。


这些优势可以从宋朝得以验证,为何燕云不得,北宋岌岌可危,理由很简单,燕云就是长城的门户,门户没了,只凭黄河天险,北方游牧势力随时可以俯冲中原。

建造长城的消极影响

由于修建长城工程量巨大,需要大量的民夫进行修筑,而民夫的来源必定是底层的百姓,在当时占据了中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另外,在修筑完长城后,还需要征发大量戍卒来戍守。而陈胜吴广所领导的戍卒就是前往北方戍守的其中的一只队伍,正是是他们这些戍卒首先忍受不了秦帝国的暴政而率先发难的,因此秦王朝最后的灭亡和修长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长城的意义

长城对中国的历史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他是我们抵御主要外敌的依赖,秦朝长城的修建给当时的财政和国家带来很大的负担。因为秦朝严苛的律法,还使得百姓很痛恨长城的存在,故事孟姜女就是对长城表达痛恨的故事。


我们纵观中国历史修建长城的代表朝代有:秦、明两个朝代,两个由汉人建立其起来的朝代;不建长城的朝代分为不同的两种,一种是国力极其强盛的时代——汉、唐,他们的强大让四方拜服,不敢来犯;还有一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他们本就是北方的民族,所以没有游牧民族的侵扰问题。


长城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抵御外族的工具,也是我们民族意志的体现,到如今更是我们美好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