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代的经济模式,虽然都是以农业为主,但夏代有一定的游牧、渔猎性质,商代则有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直到西周将井田制度化,中国才真正确立了以农业生产为本的经济模式。
88.1中国先秦时期--夏商周
周人以农业兴国,周代是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
西周初期的农业尚处于原始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需采用集体协作模式才能完成生产,因此采用井田制更为合理。因当时地广人稀,广收薄种已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能造就周初的成康之治。
西周中后期人口激增,贵族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加剧,原始的农业生产模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土地私有化开始加速,从而倒逼农业科技的进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质农具陆续应用,牛耕技术出现,使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农业集体生产模式,间接摧毁了井田制,农业生产进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态,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模式。
88.2中华农神,周人先祖-后稷塑像
关于周代农业的文字和实物资料不多,《周易》《尚书》《周礼》中有少量记载,研究难度较大。但万幸有一部《诗经》,能使我们一窥周代农业生产的真实情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311篇诗歌,内容极其丰富,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诗经》的内容包括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笔者认为它是一部"周代社会百科全书"。
88.3隆重推荐《诗经》-周代社会百科全书
《诗经》中有关农业的诗篇有数十篇,结合其他史料、文物,可以为大家描绘西周的农业生产情景。
1、农业生产的主体
周代耕作井田的农夫,称为庶民、民(氓)或国人[国人还包括城市无地的工商业人士]。从事耕作的人都以夫计,周王在分封诸侯或赏赐臣下时,将庶民与土地一起赐予,称为"封国授民"。
88.4周代平民当时又称庶民、庶民、民、国人等
庶民长年在田间劳作,到秋收完毕,才能与妻儿一同过冬。冬季,庶民还要为贵族剥制兽皮、酿造春酒、收藏冰块以及从事其他劳役。庶民的妻女同样也要参加劳动,采桑、养蚕、织帛、织麻、缝制衣物等。
西周时期中后期有少量自耕农出现,他们多数是各级贵族的疏远宗族成员,因继承关系推进等原因降为平民,他们也被称为"庶人"或"小人",大都在所属宗子的居邑附近拥有一小块耕地,过着比较独立的经济生活。
88.5中国古代始终有自耕农存在-雍正耕织图1
这些自耕农也要向宗子纳贡和服役,但比庶民地位稍高,与宗子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西周后期还有一些逃亡的耕作奴隶,逐渐脱离了贵族的羁绊,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
在西周前期(周穆王前),百姓生活尚可温饱。如《诗经·小雅·甫田》所说:"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就是说在广阔无边的大田上,年年都是大丰收,每年收获万万千,只要拿些陈粮来,就能够养活耕作的农人。该诗较直接地反映了在井田制下农业丰收的场景。
88.6文徵明《食盈丰收图》
2、生产工具的进步
西周的农具,虽然仍像商朝那样以木、石、蚌、骨器为主,但是出土的青铜农具比商朝有所増加,如江苏仪征西周墓葬中发现了两口锋利的青铜镰刀,山西、河南等地的西周墓葬也发现了大量的青铜斧和锛,可见青铜工具在西周的农业生产中比较普遍。
88.7古代木制耜(农具,功效似铲)
常见于文献的西周农具主要有耒[lěi]、耜[sì]、钱、镈[bó]、铚[zhì]、艾等。
耒和耜是用于掘土的工具,功用类似现在的铲子。在曲柄木棒的下端歧出一块尖锐的木叉,用以插地,在木叉上加一块横木,作为踏足处,这就是耒。在耒的下端安装半圆形锐利金属则称为耜,是耦[ǒu]耕的工具,即原始的犁。
《小雅·大田》》有"以为覃耜,傲载南亩"的描述。金属农具的推广使用在《周颂·良耜》中也有反映。
88.8周代青铜镰刀
钱是一种带有金属锋刃的耕具,是一种带锋刃的耜;镈有金属锋刃的耨[nòu]具,即除草的工具;铚为割草的短镰,艾就是今天的镰刀,铚和艾都是用于收割的工具,以上四种工具都是金属农具。
《周颂·臣工》中"命我众人,痔乃钱镈,奄观铚艾"就说的这四种金属农具。可见周代的农业生产工具较前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88.9西周实用铜斧,非礼器
西周金属农具的金属锋刃与后世不同,它不是整块采用金属,而是在有锋刃的边缘镶一层金属,其他地方仍是木制的,这样可节省金属用量。
金属工具比木石工具锋利,可大大提升农人的工作效率,如《诗经·周颂·载芟》所说:"载芟[shān]载柞,其耕泽浮,千耦其耘,徂[cú]隰[xí]徂畛[zhěn]。即割除杂草,砍除树木很便利,耕作起来很迅速,成千耦耕的人在田间作业,往来于田畔和耕地之间。可见工具的进步对西周农业的发展贡献很大。
88.10西周铜铲,可能用于翻土
3、垦耕技术的进步
西周的垦耕技术也有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三圃制"的休耕方式和"耦耕"的耕作方式。
西周的田有三种:菑[zī]田、新田和畲田。《说文》解释菑田为"不耕田",指的是刚开垦还不能播种的田;菑田经过整治到第二年成为新田,此时田里长满野菜和草,《诗经·采芑[qǐ]》有"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畲田",即到新田和菑田去采野菜;开垦到第三年的田称之为"畲田"。
88.11轮荒农作法和轮换休闲农作制
菑田、新田和畲田的出现是西周垦耕技术的进步,后来由于田土耕作的成熟,又把田分为上田、中田和下田。可连续耕作的田为上田,不需休耕;两年一耕的田称为中田;三年才一耕的田称为下田。
三圃制是与西欧的"三田制"相似的休耕制,即按照田力的肥瘠而耕作不同的年限。这是对原始农业抛荒制的一项重要变革。
88.12欧洲的三田制和轮流耕种方法
《周颂·臣工》表明西周已有生、熟田之分--"轮闲耕作制"开始实施。
在西周之时,耕地所用的工具主要是耒和耜,即用下端为尖刺的耒刺入土中向前推,用像今天铲子的耜向外挑,发掘土块。为了深耕到位,一般要三推而后一发,又由于手劲不足,往往用脚踏在脚踏处助推合发。
《诗经·豳[bīn]风·七月》曾说:"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就是说在三月修理耒耜,四月则举趾而耕,举趾而耕又称"拓耒而耕",就是踩在耒耜上耕作。
88.13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
"拓耒而耕"往往是依次掘土而往后退,与后世的犁耕往前推相反。但是,这种一人"拓耒而耕"的方法十分费劲,所以人们采取了两人合耕的方法--耦耕。
耦耕是常见于上古文献的一种耕作方式,在西周以至春秋都很流行。《周礼·考工记》说:"匠人为沟洫[xù],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quǎn]",即两个耜称为"耦",那么两人同耕则称为"耦耕"。
周成王时期已经出现了耦耕技术,耦耕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所以才出现了"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的盛况。《周颂·噫嘻》有对周人集体耕作具体状况的描写。
88.14协田耦耕三人协作插画
西周之时虽然没有发明牛耕和犁耕,但是由于西周一代的农垦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土地比较疏松,便于耕种,在普遍采用有金属锋刃的耕具和耦耕之后,西周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4.田间作业技术的进步
西周的田间作业技术也有较大进步。当时人已经开始整饬田间沟垄。耜除了用于耕作外,还用来挖掘田间的小沟。《国语·周语》有:"或在畎亩",即田间的土地分为畎和亩,"畎"是田间用来培土和排水的沟洫,而"亩"就是田间的用来耕种的高畦--垄。
88.15《考工记》中的周代土地规划示意图
《大雅·绵》中记载,在先周时期,周人进行农业生产时,对地形进行观察,然后进行规划,以确定农田的疆界。在所有农事准备工作均做得非常周密后,才能开始农耕生产。
在《诗经》中经常出现"南东其亩"和"南亩"的叙述,其实这里的"东亩"即是指田垄朝东的田,"南亩"就是田垄朝南的田。可见周朝的田亩朝向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根据地势不同或朝南或朝东。
西周的田地规划成整齐的"亩"和"畎"的行列,不仅便于洗土排水,还可以用来灌溉,如《诗经·小雅·白华》记载,当时人们引用丰、镐京郊附近的滮[biāo]水来灌溉稻田。说明西周时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88.16西安建都各王朝王宫位置变化
《大田》第三章"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则表明,在西周的早期,关中地区雨水丰沛,自然降水对农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西周的田间管理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如翻土、锄草、施肥等技术都有所发展。西周的田间作业很讲究时节,如天子举行的籍田礼,先派掌管天时历法的太史察看土壤情况,如果看到地里的阳气上升就可以翻土播种了。
一般察看土壤的时间在立春前九天,而翻土的时间一般在"土气具发"、"阳气具蒸"的立春时节,翻地播种之后,重要的就是锄草。《礼记·月令》记载在季夏之时"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即是说夏天雨水较多,杂草容易丛生,所以要不断耨耘,并将锄下的草用来做肥料。
88.17锄草是重要的田间劳作之一
《大雅·生民》则表明在西周早期可能已经实现了农作物的条播。(条播:把种子均匀地播成长条,行与行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且在行和行之间留有隆起,供农民走路、踩踏。)
《周颂·载芟》有从耕作、播种、除草到收获的西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记述。
5、西周主要农作物
西周的农作物很多,统称为"百谷"或"五谷",但主要有黍、稷、禾、梁、麦、麻、菽、稻、粟、芑等。
88.18五谷杂粮
禾除了指自身外,还泛指所有有穗的高秆植物。黍和稷都属于禾类。黍的颗粒是黄色的,比谷粒大些,又称为大黄米。黍是西周款待客人的细粮,如《论语·微子》说:"丈人止于路宿,杀鸡为黍食之"。《诗经》也经常把黍作为谷物之首,可见其地位尊崇。
麦是西周的主要粮食之一,常与麻、菽等并列。不过当时没有石磨技术,麦饭不好吃也难消化,主要给奴隶食用。周代已经有大麦和小麦之分,如《诗经•臣工》说:"于皇来牟,将受厥明",其中的"来"就是小麦,"牟"就是大麦。
88.19采摘苎麻后将麻皮与麻杆之间的纤维抽出用来织布
麻是西周庶民用来织衣服的主要原料,它的杆可以用来做薪材,其籽可以食用。《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九月叔苴[jū]","食我农家","叔"是捡拾的意思,"苴"则是麻籽,可见麻籽也是粮食的一种,与禾、麦、菽并称为"禾麻菽麦"。
菽是豆类植物。在西周,豆类已经有不同种类的细分,如《诗经·生民》说"艺之荏菽","荏菽"就是"大豆"。
稻也是西周的主要农作物。一般而言,北方植麦,南方种稻,但西周天气较温暖,北方也能种植稻谷。《诗经·白华》说:"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滮池在丰镐京郊,今位于西安市西北。
88.20自古北方部分区域就可以种植水稻
6、病虫害管理
《诗经·大田》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稚,农作物的幼苗;专食农作物心的害虫叫螟,专食农作物叶的害虫叫螣,专食农作物根的害虫叫蟊,专食农作物节的害虫叫贼。
西周时期,周人已经注意到了病虫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他们用点火驱虫的方法减小农作物的虫害。这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夜间点起火把,可吸引昆虫投火而亡,这一灭虫方法在七十年代一些偏远地区仍在使用。
88.21路灯下常见的昆虫趋光性反应
7、畜牧业及桑蚕业
西周的畜牧业,与夏、商两代相比并不出色,不过西周的桑蚕业比较发达。在周原地区曾出土过红、白、黄等颜色的丝绸残片,经鉴定,这些丝绸所用的丝是经过精练工艺加入了含钙物质,说明西周的缥丝技术已相当成熟。
综上,西周时"民之大事在农",所以"王惟农是务",连天子每年都要举行象征性的开耕仪式--籍田礼,广大庶民在西周的广阔井田上劳作,出现了"千耦其耘"的景象,再加上周民族本来就是善于农耕的部族,所以西周的农业发展很快,奠定了中国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
88.22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是革命年代重现的千耦其耘
正因为有持续、稳定的农业经济支持,中华文明才会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使中华文明领先世界其他文明,一枝独秀、源远流长。
专科考研,难度总会要格外大一点!首先就是考研条件,我们要毕业两年后,才可以用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然后同等学力报考,还有各种限制。首先就是有些学校明确表示,不接收同等学力报考,这是限制最大的,往往是名校喜欢这样做;还有些学校会设置一定的障碍,比如说不允许同等学力跨考,比如必须修了本科的学科,并拥有相应
2025-06-24 00:19:45我们国家的税种还是还复杂的,企业涉及的税种达到了18种。不仅如此,每一种税种里面,还会涉及多种税率。对于税法知识的学习,我们还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例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业务进行判断。增值税专票税点是多少?专票的税率一般是13%、9%或6%。而普通发票的税率除了可以是13%、9
2025-06-24 00:10:35好多网友“调侃”南京:八大古都中,南京只是一个六朝古都,还都是短暂的割据政权,不仅不能与西安、洛阳、北京相比,而且连开封都不能比。对于杠精,我们不能只是笑而不语,必须拿出有力的说服力,才能以正视听。首先,我们先来谈一谈南京“六朝古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六朝是指先后定都南京(三国东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
2025-06-23 02:18:55银为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47,相对原子质量为107.868。纯银为银白色,光润,色泽光亮。银与金属铜可以任何比例生成合金。纯银中掺入10%以上的红铜时,其色泽开始变红,红铜含量愈高,颜色愈红。纯银中掺入黄铜时,其颜色则白中带黄,黄铜含量愈高,颜色愈黄带黑。纯银中掺入白铜时,其颜色
2025-06-23 01:54:43为什么下载完成之后csgo之后登录的时候没有登录选项?最近有好多小伙伴都是遇见了这个问题,csgo该游戏最近热度是很高的,很多小伙伴都是被吸引到了该游戏,但是阿紫下载之后登录的时候发现没有区服选项,这个就是比较难受了,不过大家放心,今天小编就来教一下大家这类问题应该如何解决。CSGO登录没有选择区服
2025-06-22 01:08:20现在,选择移动固态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动固态硬盘?相较于传统的机械硬盘,移动固态硬盘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更轻便的体积和更强的抗震性能。本文将从移动固态硬盘的概念、特点、优势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动固态硬盘作为数据存储的主要方式。一、移动固态
2025-06-22 00:46:32HTML的全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它包括一系列标签,通过这些标签可以将网络上的文档格式统一,使分散的Internet资源连接为一个逻辑整体。今天我们就来实际操作一下,如何将word转换成html格式的文件。 “演示机型:DESKTOP-RBHCOT4系统版本:Windows 10软件版
2025-06-21 01:13:50毒死蜱,是有机磷杀菌剂的一种,该药也叫乐斯本。具有三大功效,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可进行叶面喷雾和根部浇灌,持效期长。那么,该药主要能防治哪些害虫?并且怎么用药呢?1、树木方面的虫害(果树、绿化树木、森林树木等)主要是防治,叶螨、蚧壳虫、潜叶蛾、食心虫、枣尺蠖等,可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进
2025-06-21 00:39:22石油焦是一种黑色或深灰色的坚硬固体石油产品,具有金属光泽和多孔性。它是由微小石墨的粒状、柱状、或针状晶体组成的碳体。石油焦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含碳量在90-97%,氢1.5-8%。它还含有氮、氯、硫和重金属。石油焦由于价格低廉、含碳量高,已成为国内外活性炭工业研究和发展的新热点。石油焦与煅烧焦、石墨
2025-06-20 01:12:48PART 1 十字绣技法 01 制图 02 用料 03 工具 04 定图位 05 起头针 06 识图 07 数格(数纱) 08 走针 09 匀拉线 10 留通路 11 整理好,绣成功 12 调色 13 图案变形 14 图样的运用 01 制图 根据设计的
2025-06-20 0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