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包含了三十六个战略计策,被誉为“兵家圣典”。这些计策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战争、商业、人际关系等领域中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进行原文解读,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古老的战略智慧。
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解读:此计意为,在表面上做出完全公开的假象,让敌人放松警惕,实际上却暗中藏有阴谋。太阳和太阴是天地间最基本的元素,此计谋将阴阳融为一体,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让敌人难以捉摸。
历史应用:此计在古代中国多次被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唐朝薛仁贵征东时。薛仁贵在敌军追击下,伪装成普通士兵,让敌军轻敌,不设防备。在敌军追击时,他突然率军反击,大获全胜。
第二计: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解读:此计意为,与其与敌军正面交战,不如将其分散,逐个击破。攻击敌人的强点不如攻击其弱点,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击败敌人。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期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孙膑率军攻打魏国都城,迫使魏军回援,从而解了赵国之围。
第三计:借刀杀人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解读:此计意为,当敌人的情况已经明朗时,我们可以借助友军的力量来消灭敌人,而不是亲自出力。这是根据《易经》中的《损》卦推演而来的,强调了借助外力的重要性。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诸葛亮预测到要刮东风,便让黄盖率领船队假装投降,引曹操军队靠近,然后火攻敌船,大获全胜。
第四计:以逸待劳
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解读:此计意为,要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疲惫敌人的策略。刚性的力量会逐渐消耗,而柔软的力量会逐渐增强。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李靖之战。李靖率军与敌军对峙,他采用拖延战术,不与敌军交战,而是让士兵整顿休息。待敌军疲惫时,他突然出击,大败敌军。
第五计:趁火打劫
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解读:此计意为,当敌人处于危机之中时,我们要趁机获取利益。此时要采取果断的行动,利用敌人的弱点,获取胜利。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的郑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地区之战。郑成功在荷兰人疏于防范时,率军攻打荷兰人在中国台湾地区的驻军,成功收复了中国台湾地区。
第六计:声东击西
原文: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解读:此计意为,当敌人处于混乱状态,无法预测行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制造假象,让敌人产生错觉,然后攻击其弱点。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李愬雪夜入蔡州之战。李愬率军在夜晚制造出进攻敌军东面的假象,而实际上却率领主力部队从西面攻入敌军后方,成功地攻占了蔡州。
第七计:无中生有
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解读:此计意为,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让敌人产生错觉,误认为我们拥有实际并不存在的力量或者资源。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时期的空城计。诸葛亮在城中无兵无将时,面对敌军的进攻,他却故布疑阵,自己披上鹤氅,在城楼上焚香弹琴,让敌军误以为有埋伏,不战自退。
第八计:暗度陈仓
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解读:此计意为,通过公开的行动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让敌人误以为我们已经放弃攻击,从而不再防备。此时我们就可以悄悄地实施攻击计划。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韩信暗度陈仓的故事。韩信明面上派兵修筑栈道,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而实际上他却率领主力部队从另一条小路袭击了敌军的背后,打了个敌军措手不及。
第九计:隔岸观火
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解读:此计意为,当敌人内部产生争斗、秩序混乱时,我方应静观其变。待敌人穷凶极恶,自相仇杀,必定会自取灭亡。顺应时势而行动,就像豫卦所说的那样,要达到令人喜悦的目的,必须顺应时势行动,不宜操之过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军队驻扎在长江北岸,周瑜率军与曹操对峙。曹操军队内部出现了分裂,曹军与北方军队之间产生了矛盾。周瑜得知此事后,决定利用曹操军队内部的矛盾,静观其变。最终,曹操军队在内部矛盾和火攻之下大败而归。
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运用,"观"并不是消极的,有时要善于主动点火,有时候要想方设法让火烧得更大,然后视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第十计:笑里藏刀
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解读:此计意为,要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李林甫笑里藏刀的故事。李林甫在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他表面上对人笑眯眯的,看似柔和,但实际上却是个阴险狡诈的人物。他通过暗中谋划和手段,排挤正直的官员,巩固自己的地位。
笑里藏刀是一种表面友好、内心阴险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充分准备,保持警惕,以免敌人趁机反击。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原文: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解读:此计意为,在局势必然会有所损失的情况下,应该舍弃局部的利益,以保全全局的利益。这是一种舍小取大、以退为进的策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智伯的故事。智伯与韩、魏两国联军对峙,他意识到如果长期对峙,对晋国不利,于是便决定让韩魏联军后退,以此消耗他们的实力。他通过舍弃一些城池和土地,使得韩魏联军认为胜利在望,从而撤退。然而,智伯却在他们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最终大获全胜。
李代桃僵是一种舍弃局部、保全全局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有所取舍,以达成最终的目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解读:此计意为,要善于抓住对手的微小漏洞,并利用这些漏洞获得利益。这是以小博大的策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刘邦灭秦的案例。刘邦在起兵反秦时,利用秦国内部的矛盾,假借项羽之势,攻占了多个城池,最终成功攻入咸阳,灭亡了秦朝。
顺手牵羊是一种善于抓住对手微小漏洞并利用这些漏洞获得利益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敏锐观察,及时发现并利用对手的弱点,以达成目标。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原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解读:此计意为,对于有疑惑的地方,要先察明情况,然后再行动。这是为了预防因情况不明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和混乱的策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李愬在攻打蔡州城时,为了探明敌情,采用了打草惊蛇的策略,故意制造混乱,引出敌人,以便了解其兵力部署和行动规律,最终成功攻入城中。
打草惊蛇是一种通过探明情况以避免因情况不明而造成损失和混乱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谨慎观察,详细了解情况,以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原文: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解读:此计意为,对于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如果经过巧妙利用,反而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是通过借助看似无用的东西来实现目标的策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田单用牛的故事。田单在守卫即墨城时,为了打破燕军的围攻,故意让燕军误以为牛是用于攻城的工具,最终成功地利用燕军的恐惧心理,使其撤退。
借尸还魂是一种通过巧妙利用看似无用的东西来实现目标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潜在价值,并进行巧妙利用。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
解读:此计意为,要等待时机使敌人处于困境,再用人为的诱饵引诱敌人。这是通过制造机会使敌人陷入不利境地,以便更容易地实现目标的策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刘邦灭项羽的故事。刘邦为了消灭项羽,采用了调虎离山的策略,将项羽引诱到垓下,使其陷入重围之中,然后发起攻击,最终成功地消灭了项羽。
调虎离山是一种通过制造机会使敌人陷入不利境地,以便更容易地实现目标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善于等待时机,并进行巧妙诱骗,使敌人落入预设的陷阱之中。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解读:此计意为,在追击敌人时,如果过于逼迫,反而会引起敌人的反抗;如果放任敌人逃跑,则可以削减敌人的气势。要紧随其后,但不要过于逼迫,以消耗敌人的体力和斗志,待其疲惫不堪时再发起攻击。这是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的策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案例。唐朝将领郭子仪在追击敌人时,采用了欲擒故纵的策略,让敌人以为他并不急于追赶,从而放松警惕。他紧随其后,观察敌人的动态,等待时机成熟后发起攻击,最终大获全胜。
欲擒故纵是一种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善于掌握时机,保持冷静和耐心,等待敌人力气耗尽、斗志瓦解时再发起攻击。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
解读:此计意为,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常建的故事。常建听说著名诗人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诗,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是一种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和喜好,投其所好,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解读:此计意为,在与敌人交战时,应该设法击溃敌人的主力,抓住敌人的首领,这样就可以使敌军瓦解。就像龙在田野中作战,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或被击败。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唐代李靖的北征突厥的故事。李靖率领唐军与突厥军交战,突厥首领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给唐军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李靖了解到突厥首领的坐骑非常出色,于是他设计引诱突厥首领到特定的地方,然后使用马匹和弓箭将其坐骑击毙,使得突厥首领被唐军俘虏。这一行动使得突厥军失去了首领的指挥和领导,士气大减,最终被唐军大败。
擒贼擒王是一种攻击敌人核心力量,抓捕敌军首领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和弱点,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策略,以达到迅速击败敌人的目标。同时,此计的风险也较高,如果失败则可能会导致己方陷入困境。因此,使用此计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避免贪功冒进。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解读:此计意为,如果不能直接战胜敌人的力量,就先瓦解他的气势,这符合《易经》中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朱元璋的抗元故事。当时,元朝军队在朱元璋的攻击下,采取了重点防守、层层缩小的策略,使得朱元璋的军队无法突破。朱元璋了解到元朝军队的粮草都是由一位名叫张士诚的商人提供的,于是他设计将张士诚的粮草断绝,使得元朝军队无法得到补给,士气大减,最终被朱元璋的军队击溃。
釜底抽薪是一种瓦解敌人气势、消除敌人实力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和弱点,找出最关键的攻击点,以达到迅速击败敌人的目标。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原文: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解读:此计意为,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刘秀的复国故事。当时,刘秀的哥哥刘縯被更始帝杀害,刘秀装作无所作为,迷惑更始帝,最终在更始帝内部混乱时,乘机吞并了更始帝的军队,壮大自己的力量,最终成功复国。
浑水摸鱼是一种利用敌人内部混乱、弱小无主的情况,乘机夺取胜利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和弱点,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策略,以达到迅速击败敌人的目标。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解读:此计意为,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空城计。当时,诸葛亮率领蜀军在祁山与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对峙,魏军实力强大,蜀军处于劣势。诸葛亮在城中布置疑兵,让城门大开,自己则在城楼上弹琴,制造出强大的声势,使魏军误以为有埋伏而不敢进攻,最终蜀军成功地击溃了另一支敌军。
金蝉脱壳是一种在保存自身的同时,制造出强大的声势和假象,使敌人不敢轻易进攻,从而获得胜利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制造出强大的声势和假象,使敌人不怀疑和畏惧,同时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原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解读:此计意为,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唐朝的李愬平定吴元济的故事。当时,吴元济是唐朝的一位割据军阀,李愬率军攻打他的领地。吴元济虽然实力较弱,但依靠地形和城墙的坚固,使得唐军难以攻入。李愬了解到吴元济的军队战斗力不强,而城门守卫相对薄弱,于是他采取了包围城门的策略,使吴元济的军队无法出入,最终成功地攻入了城中,捉拿了吴元济。
关门捉贼是一种包围敌人、歼灭弱小敌人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和弱点,采取包围、歼灭等手段,以达到迅速击败敌人的目标。同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和损失控制。
第二十三计:偷梁换柱
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解读:此计意为,通过频繁改变敌人的阵容,抽调敌人的精锐部队,等待敌人自行败亡,然后趁机夺取其要地或权力。就像拖住了敌人的车轮,使敌人无法前进。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多次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李愬的故事。李愬在征讨吴元济时,采用了频繁改变阵容的策略,使得吴元济的军队疲惫不堪,战斗力下降。同时,李愬还派出精锐部队截断了敌军的粮道,使得敌军被迫在一个半月后投降。
偷梁换柱是一种通过改变敌人的布局,调离敌人的精锐部队,然后夺取其要地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和弱点,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策略,以达到迅速击败敌人的目标。同时,此计需要高度的智慧和谋略,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导致己方陷入困境。因此,使用此计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避免贪功冒进。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解读: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敌方要是胁迫小国顺从于它时,我方应当借机去救援,以便渗透扩展自己的势力。对于处在敌人胁迫下的国家,只作口头的救援承诺,却没有举兵践行诺言的行动,就不会得到它的信任。
假道伐虢其实就是把握好时机,借机渗透自己势力,从而获利,这是要靠行动而不是言语来获取的。这个计谋的关键在于“假道”,“假道”的理由要充分,且要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企图,而后突出奇兵,才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历史应用:假道伐虢这个计谋在战国时期也曾被应用过。
春秋时期,晋国的周边分布着许多小国,比如虞国和虢国。虞国和虢国的关系不错,对晋国构不成任何威胁,所以晋国想要吞并两国也就变得十分困难。
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一直想要灭亡这两个小国。他召集大臣荀息商议:“我想同时攻打虢国和虞国。可是,虢国和虞国国力相当,互为依靠,怎样才能使他们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呢?”荀息说:“大王想要攻打虢国和虞国,必须先制造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派人去给虞王献上千里马和美玉,以此为名,说是要借道去攻打虢国。”晋献公同意了荀息的计策。
晋国使者见到虞王后,说:“大王想要攻打虢国,我们愿意帮助你们。”虞王听了非常高兴,不仅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还同意让晋国的军队借道攻打虢国。
虢国的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派兵前来问罪。虞王一看来者不善,赶紧备战以防晋国里应外合。这时,晋献公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虞国。虞王得知晋军的实力强大,赶紧求和。晋献公趁机提出条件:“如果献出虢国东面的土地给我,我就退兵。”虞王同意了。就这样,晋献公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虢国东面的土地,同时又嫁祸给了虢国。
四年后,晋献公故技重施,又派人前往虞国借道,虞王再次同意了。结果可想而知,虢国再次被灭亡。
在这个故事中,晋献公采取了荀息的计策,借道为名灭亡了虢国和虞国。这也是对“假道伐虢”计谋的成功运用。
二十五计:金蝉脱壳
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解读:此计意为,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与曹魏的战争。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为了迷惑敌军,他把自己的军队分成若干部分,分别把守各个据点。然后,他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攻打敌军的一处据点,成功地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使自己的部队在敌军中顺利转移,并在新的地方建立了据点。
金蝉脱壳是一种通过保存阵地原形,制造强大声势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保存自己的实力,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使敌人不敢轻易进犯,同时隐蔽地攻击另一支敌军。此计需要高度的智慧和谋略,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导致己方陷入困境。
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解读:此计意为,对于强大的敌人,应该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他。威严适当而且能够得到响应,采取冒险的行动也能够得到顺利的执行。
历史应用:此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是齐国的君主,他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他的臣子们对他的改革持反对意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齐桓公采取了指桑骂槐的策略。他在朝堂上当众责骂一个不听他命令的臣子,然后对其他臣子说:“这个人这么不忠心,我必须惩罚他。但是,如果你们也像他一样不忠心,我也会像惩罚他一样惩罚你们。”这使得其他臣子感到威慑,不敢再反对他的改革措施。
指桑骂槐是一种通过警告或诱导来控制强大敌人的策略。在使用此计时,需要掌握适当的威严和冒险程度,以达到控制或诱导敌人的目标。此计需要高度的智慧和谋略,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导致己方陷入困境。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解读:在某些情况下,假装痴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这可以让敌人轻视我们,从而不再准备充分。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敌人的弱点,取得胜利。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解读:诱使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解读: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借力,使自己的力量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就像鸿雁在陆地上飞行,其羽毛可以用来装饰仪式。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解读: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从而取得主动地位。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解读:对于强大的敌人,应该攻击他们的将领;对于聪明的敌人,应该攻击他们的情感。通过满足敌人的欲望,削弱敌人的斗志,从而保存自己的实力。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解读:在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我方反其道而行之,虚虚实实,使敌人难以揣测,这是一种有效的战术。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原文:疑中之疑,比之向内,不自失也。
解读:在敌方的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使其内部自相矛盾,从而为我所利用,这就是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解读:通过自我伤害或者让别人伤害自己,来达到让别人信任自己的目的,从而得到更多的信息或者达成自己的目标。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解读:对于强大的敌人,可以通过计策使其自相牵制,从而削弱其战斗力,以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文:全师避锐,退守要害,保住实力,以图再战。
解读:在不利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实力来再战,全军退却,避开敌人的锋芒,以保护自己的实力。
专科考研,难度总会要格外大一点!首先就是考研条件,我们要毕业两年后,才可以用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然后同等学力报考,还有各种限制。首先就是有些学校明确表示,不接收同等学力报考,这是限制最大的,往往是名校喜欢这样做;还有些学校会设置一定的障碍,比如说不允许同等学力跨考,比如必须修了本科的学科,并拥有相应
2025-06-24 00:19:45我们国家的税种还是还复杂的,企业涉及的税种达到了18种。不仅如此,每一种税种里面,还会涉及多种税率。对于税法知识的学习,我们还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例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业务进行判断。增值税专票税点是多少?专票的税率一般是13%、9%或6%。而普通发票的税率除了可以是13%、9
2025-06-24 00:10:35好多网友“调侃”南京:八大古都中,南京只是一个六朝古都,还都是短暂的割据政权,不仅不能与西安、洛阳、北京相比,而且连开封都不能比。对于杠精,我们不能只是笑而不语,必须拿出有力的说服力,才能以正视听。首先,我们先来谈一谈南京“六朝古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六朝是指先后定都南京(三国东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
2025-06-23 02:18:55银为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47,相对原子质量为107.868。纯银为银白色,光润,色泽光亮。银与金属铜可以任何比例生成合金。纯银中掺入10%以上的红铜时,其色泽开始变红,红铜含量愈高,颜色愈红。纯银中掺入黄铜时,其颜色则白中带黄,黄铜含量愈高,颜色愈黄带黑。纯银中掺入白铜时,其颜色
2025-06-23 01:54:43为什么下载完成之后csgo之后登录的时候没有登录选项?最近有好多小伙伴都是遇见了这个问题,csgo该游戏最近热度是很高的,很多小伙伴都是被吸引到了该游戏,但是阿紫下载之后登录的时候发现没有区服选项,这个就是比较难受了,不过大家放心,今天小编就来教一下大家这类问题应该如何解决。CSGO登录没有选择区服
2025-06-22 01:08:20现在,选择移动固态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动固态硬盘?相较于传统的机械硬盘,移动固态硬盘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更轻便的体积和更强的抗震性能。本文将从移动固态硬盘的概念、特点、优势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动固态硬盘作为数据存储的主要方式。一、移动固态
2025-06-22 00:46:32HTML的全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它包括一系列标签,通过这些标签可以将网络上的文档格式统一,使分散的Internet资源连接为一个逻辑整体。今天我们就来实际操作一下,如何将word转换成html格式的文件。 “演示机型:DESKTOP-RBHCOT4系统版本:Windows 10软件版
2025-06-21 01:13:50毒死蜱,是有机磷杀菌剂的一种,该药也叫乐斯本。具有三大功效,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可进行叶面喷雾和根部浇灌,持效期长。那么,该药主要能防治哪些害虫?并且怎么用药呢?1、树木方面的虫害(果树、绿化树木、森林树木等)主要是防治,叶螨、蚧壳虫、潜叶蛾、食心虫、枣尺蠖等,可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进
2025-06-21 00:39:22石油焦是一种黑色或深灰色的坚硬固体石油产品,具有金属光泽和多孔性。它是由微小石墨的粒状、柱状、或针状晶体组成的碳体。石油焦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含碳量在90-97%,氢1.5-8%。它还含有氮、氯、硫和重金属。石油焦由于价格低廉、含碳量高,已成为国内外活性炭工业研究和发展的新热点。石油焦与煅烧焦、石墨
2025-06-20 01:12:48PART 1 十字绣技法 01 制图 02 用料 03 工具 04 定图位 05 起头针 06 识图 07 数格(数纱) 08 走针 09 匀拉线 10 留通路 11 整理好,绣成功 12 调色 13 图案变形 14 图样的运用 01 制图 根据设计的
2025-06-20 0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