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布尔萨的丝绸之路:土耳其的丝绸遗产

10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9 13:22:58    

从中国和安纳托利亚的古代丝绸起源,到布尔萨等城市蓬勃发展的奥斯曼丝绸业,丰富的丝绸生产遗产展现了手工艺、艺术和文化交流的织锦,将丝绸编织进历史的肌理中。



纵观历史,丝绸一直是奢华、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时装、纺织品和装饰品中,丝绸都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自然优雅、光滑质地和璀璨光泽使其历久弥新。


在土耳其语中,“像丝绸一样”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比喻,用来形容非常细腻、柔软和有光泽的东西。在英语中,这个短语可以翻译和意译如下:头发像丝绸一样光滑。


关于丝绸的确切历史起源和发现,目前尚无定论。一些资料表明,丝绸是中国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现的,而另一些资料则声称,丝绸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安纳托利亚西部使用的。


生产这种独特织物的整个过程颇具挑战性,被概括和定义为养蚕业。


养蚕业中的一个部门是提供原材料的第一步。它包括维护/栽培桑树,为蚕提供必要的食物,从蚕茧中缫出丝线,通过纺织丝线生产各种产品,对丝线和编织产品进行织造、染色,以及最终对这些产品进行交易。这一过程可视为与养蚕业同时进行的许多生产活动的总和。



丝绸生产过程极具挑战性,这也是其质量高、价格昂贵的原因。丝绸以其耐用性和抗破损性著称。这种面料一直广受欢迎,价值不菲,要鉴别其质量,必须注意一些具体细节。优质真丝面料的质地应平滑光亮,而劣质真丝面料可能会出现图案不规则、结节状斑点或粗糙等问题。这些因素凸显了了解细节以区分不同品质丝绸的重要性。


一个蚕茧可以生产约900到1500米长的丝线。织造的初始阶段包括将从蚕茧中提取的生丝在肥皂水中煮沸,以去除一层称为“丝胶”的物质。煮沸对清洗丝绸至关重要。用于织造的蚕丝可在织造过程后进行第二次煮沸,以备织物使用,而用于地毯的丝线则在纺丝后进行煮沸。接下来的步骤是根据丝线将要织成的特定织物来准备丝线。


得到生丝线后,下一步就是捻线工序。捻线是将丝线绕其自身轴线旋转,以防止丝线各层分离,确保丝线的均匀性,并增加丝线的强度。染色过程可以在织造之前或之后进行。丝线和织物运到染坊后,要经过热水浸泡,然后缠绕到卷绕机中不断旋转的线轴上。在这些机器的染色容器中,使用木材、煤炭、树脂或染料等材料进行着色。然后将线紧紧缠绕并晾干。织物在出售前要经过熨烫。


真丝面料能反射光线,外观闪亮。真丝面料的质量还可以从其色彩的鲜艳程度来辨别;颜色不暗淡或褪色快的面料被认为是优质面料。用这种织物制作的物品应具有平滑、坚固的缝线。


今天,丝绸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世界上许多国家,主要是中国和印度,仍在利用传统或现代技术生产丝绸。


众所周知,土耳其最早的丝织品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在布尔萨织造的。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丝绸加工中心使用从伊朗进口的生丝,丝绸产自布尔萨、伊斯坦布尔、托卡特、阿马西亚和马尔丁等城市,其中布尔萨尤为突出。尽管存在地区差异,但丝绸织物的图案一般都精致典雅。


14世纪,布尔萨在丝绸生产和贸易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土耳其文化中多样的图案和花纹,加上鲜艳的色彩,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使布尔萨的丝绸产品备受瞩目。丝绸之路以当时最常见的贸易商品命名,将中国与安纳托利亚和欧洲连接起来,布尔萨是这条历史路线在安纳托利亚的终点站之一。



布尔萨生产的织物及其编织技术、材料质量和设计都被视为艺术品。用布尔萨丝绸制作的物品,包括纺织品和手工艺品,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旅行家约翰·汉斯·席尔特贝格尔在游览布尔萨后写下的旅行日记中,称赞了这座城市美丽的丝绸生产和纺织实例。同样,著名探险家伊本·白图泰在他的旅行日记中也描述了这座城市美丽的集市、活跃的贸易和壮观的商队。该市一些常去的历史名胜都与丝绸有关,如Koza Han(蚕茧客栈)、Ipek Han(丝绸客栈)和Ipek Pazarı(丝绸市场)。


几个世纪以来,纺织品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基本业务。使用当时最丰富的材料制作的奥斯曼丝织品获得了应有的认可,并闻名于世。这些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制作的珍贵织物展现了当时的重要面貌。这些织物由手工织机织成,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