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教皇之国梵蒂冈在哪个大洲

90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23 11:28:27    

梵蒂冈是梵蒂冈城国的简称,梵蒂冈位于欧洲地中海国家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城内,是一个“国中之国”,经纬网位置为(41°54′10″N,12°27′11″E),一个国家居然可以标记为一个经纬网的坐标点,实在是因为梵蒂冈的面积太小了,梵蒂冈的面积仅为0.44k㎡,也就是44万㎡,直观的来说大概就是61.5个足球场那么大,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

截止2017年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国家有198个,其中有193个国家是联合国会员国,剩下5个国家梵蒂冈,巴勒斯坦,纽埃,库克群岛,马耳他骑士团是非联合国会员国,其中梵蒂冈和巴勒斯坦是联合国观察员国,所以梵蒂冈是联合国会员国和观察员国当中面积最小的国家。如果以上述198个国家来统计,那么马耳他骑士团就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存在,因为马耳他骑士团根本就没有国土。

梵蒂冈的意思是“先知之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当时由于统治亚平宁半岛的西罗马帝国开始衰亡,此时的罗马城主教开始趁机掠夺土地。到了公元555年,东罗马帝国收复意大利全境,查士丁尼大帝将罗马城的统治权授予罗马城主教。此后,罗马主教宣称自己为“教皇”,并开始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后来又修建了加洛林宫。后来,教皇的权势不断扩张,在亚平宁半岛中部出现了一个以天主教教皇为君主,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

梵蒂冈城国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梵蒂冈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宗教色彩的国家,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但因天主教在全球庞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第一大圆顶教堂,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也是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和欧洲天主教的朝圣地;建于16世纪,由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知名的建筑师、艺术家参与设计,包括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教堂入口处有五扇大门,分别为圣门、圣事门、中门、善恶门、死门,每扇大门上都刻有圣经人物或故事的浮雕画;教堂内最不可错过的三大珍品,是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及其设计的圣彼得宝座。



圣彼得广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可同时容纳50万人。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时间(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广场最具代表性的是包围它的4列共284根多利安式圆柱,圆柱上还矗立有140座圣人像。而广场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圆柱,使这座广场整体感觉非常雄伟。

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内部展示空间极大,珍藏着许多艺术珍宝;由12个陈列馆与5个艺术长廊组成,汇集了埃及、希腊、罗马古代文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西斯廷教堂和拉斐尔画室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堪称巨作的馆藏数不胜数;另外,米开朗琪罗创作的穹顶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都收藏于此,十分值得一看。

西斯廷礼拜堂是一座位于梵蒂冈宗座宫殿内的天主教小堂,紧邻圣伯多禄大殿,由教宗西斯都四世发起创建。教堂名“西斯廷”即来源于教宗之名“西斯都”。教堂始建于1445年,1481年完工,以殿内米开朗基罗所绘的《创世纪》穹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而闻名海内外。
为了保护壁画的颜色,教堂内不允许拍照。

拉斐尔客房是梵蒂冈宫内的一组客房,教宗住所的公共部分。它们以拉斐尔及其工作室创作的壁画著称。它们连同西斯廷礼拜堂内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构成标志罗马文艺复兴的盛大的壁画系列。 这些房间最初目的是作为儒略二世的住所。他委托年轻的乌尔比诺艺术家拉斐尔在1508年或1509年完全重新装修内部。儒略二世的意图可能是要胜过其前任亚历山大六世,因为这些房间位于亚历山大六世居住的波奇亚寓所的正上方。它们位于三楼,俯瞰观景中庭的南侧。 游客进入这些房间,从东向西,会经过康斯坦丁大厅、伊利奥多罗厅、签字厅和博尔戈火灾 厅。 儒略于1513年去世,已完成两个房间的壁画,良十世继续此工程。拉斐尔在1520年去世后,他的助手吉昂弗朗斯科·班尼、朱利奥·罗马诺和若弗琳诺·迪·库里完成康斯坦丁大厅的壁画。

圣门是梵蒂冈博物馆中的珍宝之一,每隔25年或者有特殊需求的时候才开启一次,由教皇在圣诞夜亲自打开,并领头走入圣堂,教徒们此时就可从右边圣门进入大殿,意为走入天堂。雄浑的大理石圆柱支撑着高大的门廊,门廊之下是五扇青铜大门,从右到左依次为:圣门、圣事门、中门、善恶门、死门。

梵蒂冈花园占地约20公顷,位于梵蒂冈西部,整个花园占据了迷你国一半以上的面积。


在圣彼得广场的正中央,像众星捧月一样托出一个高耸的建筑——梵蒂冈方尖碑。
方尖碑是古埃及异教崇拜太阳神的象征,其摆放形式常附有某种太阳意象。这座方尖碑方尖碑来自公元前1935年的埃及,公元37年,罗马卡里戈拉皇帝将其运至罗马,起初放置于竞技场中。1586年,教皇西斯图斯五世下令将方尖碑迁至广场中央,据说曾动用了900余名工人,150匹骏马和47台起重装置,历时5个多月,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
为什么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的西方各国(甚至梵蒂冈),却这样崇拜、迷恋埃及文物,甚至不惜劳师动众地将方尖碑竖于家门之上?法老的方尖碑最终被插上了天主教的十字架,在天主教的心脏腹地历代传承。这是巧合、一时风尚,还是隐含着某种共通的信仰与意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方尖碑是献与太阳神的,与基督教全无关涉!

梵蒂冈墓窟位于圣彼得大教堂下方,是众多教皇的陵墓。内部雕饰精致,庄严肃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