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检察机关带你认清“帮信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5 01:01:44    

什么是“帮信罪”?

Crime

< 2023/08 >


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作为刑法第287条之二,其中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真实案例



案例一

2022年4月,在河南洛阳,一位大学生为了帮朋友的忙,租借银行卡非法获利,后拉上四名同学参与。然而他们借出的卡成了诈骗团伙的洗钱工具,5张卡过了9000多万的流水。

案例二

某地派出所通过调查发现,连某的银行卡和手机卡上有多次大额资金转账汇款记录,经分析,均为帮助诈骗犯进行的资金转账。警方将此人抓捕后了解到,连某因欠外债过多,头脑一热就把银行卡出租给了别人,此刻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莫及。

案例三

2023年4月,某区公安分局民警在大学宿舍内抓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詹某某。经审讯,詹某某交代,其用网络上线提供的作案设备和两部手机以及两张电话卡,按照上线QQ指示用手机和电话卡在宿舍架设简易“GOIP”,帮助诈骗分子实施犯罪活动。詹某某一共从中非法获利925元,导致他人被骗146万余元。

帮信罪的常见方式


将银行卡出售给诈骗分子

Traffic Safety's Day

◆ 为犯罪分子的“跑分”洗钱提供途径

为他人提供转账服务

收取佣金

Traffic Safety's Day

◆ 全程参与操作

为他人操作虚币买卖

提供账户

Traffic Safety's Day

◆ 进行洗钱,收取佣金

“帮信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方面。帮信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年满16周岁;
2、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自己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的行为;
3、所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

“帮信罪”成为我国第三大罪名


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10月“断卡”行动以来,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帮信犯罪案件上涨较快,目前已成为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前两名分别是危险驾驶罪、盗窃罪)。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收入较高者涉罪人数持续增加,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开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起诉人员中,近90%没有犯罪前科,系初犯。

检方提醒

大量的“帮信罪”案件表明,涉案者多以青年、低收入、无固定工作人员为主,更甚者出现了在校生涉案的情形,这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留下的犯罪记录会对以后的就业、出国、参军乃至婚配等产生限制和影响,严重者可能会殃及后代。


检方在此提醒,帮信罪是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广大群众要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增强法律意识,保护好个人隐私,切记不贪小利、不存侥幸,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