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为什么明朝的首都,折腾了5代皇帝,才正式定都北京

67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3 08:09:20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替、王朝兴衰如同潮起潮落,而迁都则成为了一场历史的盛宴。从朱元璋到朱祁镇,五代皇帝辗转反侧,明朝的迁都史波澜壮阔,折腾不已。

数百年过去,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禁要问,何以明朝迁都,折腾五代皇帝?跟随文字的引领,一同踏上明朝迁都的征程,探寻那个留下深刻印记的历史时刻。

一、朱元璋两次设想迁都,终遭命运重创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南京。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一个皇帝,必定对自己的故乡情有独钟。1375年,朱元璋萌生迁都凤阳的想法。他倾注巨资,在家乡修建宫殿,预备正式迁都。然而,一场怪事,却终结了他的梦想。

工匠诅咒,朱元璋弃凤阳迁都之梦

据史书记载,1375年某日,朱元璋正在新建的凤阳宫殿内休息,忽然听到隐约的兵器打斗声。此事已令天子大惊,亲自出宫查看,却又一切如常。经过深入调查,朱元璋才知,建造宫殿的工匠过于劳累,报酬又无法按时足额发放,这让许多工匠怨气冲天。他们居然在宫殿里设下“镇物”,诅咒这个宫殿的主人!

朱元璋勃然大怒,立刻诛杀了部分工匠以平民愤。然而,心中对这处宫殿已生厌弃。在《明实录》中,他提出“劳费”过重为弃凤阳之因。但史书证明,工匠诅咒一事,才是他放弃凤阳迁都的根本原因。一个迷信的君主,第一时间必定惧怕这样的诅咒成真。

西安梦断,朱标奏之后病逝

1390年,年老体衰的朱元璋再次萌生迁思。这一次,他看中了西安这个汉唐故都。立即派遣太子朱标亲自西行,对西安适宜性进行考察。朱标顺利返回南京,向朱元璋致以西安之行见闻,并陈述自己对西安的评价。朱元璋一度大喜,迁都西安已成定局。

然而,这一次,上天的巨轮似乎再次碾过。朱标自西安归来后,便一病不起,仅半年后便病逝。朱元璋失去心爱之子,迁都的欢乐亦一扫而空。《祭光禄寺灶神文》中,他感叹“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可想而知,朱标之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二、朱棣强行北迁,三大殿火灾难堪重负

永乐四年(1406年),燕王朱棣靖难夺位,即皇帝位。他并不像先朝君主一样情有独钟南京,甚至迫不及待离开这里。在他看来,南京势力盘根错节,自己过于受制。相比之下,故地北京更适合他施展抱负。于是,永乐四年,他果断下令在北京修建宫殿,作为迁都先导。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宣布,迁都北平,改名北京。

此举遭致朝臣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北京不具备供养帝国首都的条件;迁都势必劳民伤财;南方赋税重地远离北京,财政收入必然锐减;他们自己在南京的根基也会被削弱。然而,强势的朱棣不甚在意。以皇权之威,抑制反对之声,仍旧执意北迁。

谁知,北迁之后三年,故宫三大殿发生大火,焚毁殆尽。这更令朝野譁然,讥讽上天对迁都北京的否决。一时间,朱棣如坐针毡,不知所措。他赶紧求言于群臣,意在开脱罪责,重新获取天命。此举反倒成全了反对者,一时间还都之议热烈讨论。看似朱棣请示建议,实则命令找台阶下。果然,讨论之声愈发高涨,朱棣大怒,立即诛杀为首者,下令严禁进谏。

最后,还是老臣夏原吉挺身而出,包揽责任,为君开脱。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然而,朱棣心中始终无法释怀。他为迁都北京付出了何等代价,甚至三大殿都焚毁一空。如此庞大的国库和民力消耗,如此强烈的舆论反对,自己竟然依然无法轻松驾驭这座城。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决心已定的北迁之路,几欲打消。

三、朱高炽南归无望,朱瞻基渐渐习北京

宣德八年(1436年),朱高炽继位。作为反对北迁最积极的一位皇子,他第一时间下诏宣布迁都南京。然而,多年冷落的南京宫殿早已残破不堪。只得命臣工先行南下修葺,自己仍暂驻北京“行在”。太子朱瞻基也奉命南下,监督工程。然而修葺尚未完工,朱高炽即驾崩,南迁只能落空。

此后朱瞻基继位,众臣纷纷以为新君必定南归。毕竟,他亲历父亲对南京期盼,自己也曾奉命南下。出人意料的是,十年间,这位少主竟然对南京兴致缺缺。他不仅未曾下诏归京师南京,甚至停止了南京宫殿的修缮工程。相反,他放任北京宫殿连三大殿都日趋颓圮,却另建行宫、御苑。甚至其父朱棣和自己的陵寝,也选择落户北京。

南京的群臣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热切盼望的南归,竟然始终不了了之。有的臣子多次进言催促,却永远石沉大海。日复一日,他们眼见南京宫殿年久失修,自己在北京也渐生根基。终于,十年过去,连他们自己都不再渴望南归了。

四、朱祁镖一锤定音,明朝正式北定都京

天聪元年(1427年),朱瞻基驾崩,年仅8岁的朱祁镖继位。群臣执政,朝野之争渐歇。在他们的推动下,破败多年的三大殿终于得以修缮。更甚者,北京城池也焕然一新。眼见科斯嘉北京之势,群臣们对南京的留恋也消减殆尽。

于是,当其年冬天子亲政,正式下诏:北京的“行在”印信一律改为正式官衔印信;南京各衙门印信则必须加上“南京”二字。一纸诏书,正式昭告天下,北京成为大明正统京师。明朝延续两百余年的迁都之旅,终于尘埃落定。

结语

五帝辗转,两城迁徙。近三百年的明史,几番折腾这最后一次迁都。朱元璋南京未改,朱棣北移开端。朱高炽一心南归,朱瞻基渐迷北城。朱祁镖最终一锤定音,方得大明根基。折腾不已的迁京史,称得上国之巨变。当它落幕之时,数代英明的心血和民力,方得体现。


相关文章